
胸腺瘤是不是恶性的,怎么预防复发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成人所有纵隔肿瘤的20%~40%。胸腺瘤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年发病率为2.5/10万人。胸腺瘤是不是恶性的,预后怎么样,怎么才能避免复发呢,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疑问。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说,一是肿瘤本身的情况,二是治疗是否彻底、规范。
首先说肿瘤的情况,胸腺瘤比别的肿瘤要复杂,因为病理分型多,肿瘤分期也有两种分发。WHO将胸腺瘤分为A、AB、B1、B2、B3和C型,C型即胸腺癌。其中B1,B2型胸腺瘤最常合并重症肌无力。这种分型是在显微镜下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与周围淋巴细胞的比例来划分的,所以只有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才能确定,术前任何检查都不能看出病理分型来。
胸腺瘤WHO分型
应该说,任何WHO分型的胸腺瘤都是恶性,因为都有可能发生复发、转移。只不过相比于我们常见的肺癌、消化道癌症来说,胸腺瘤治愈率较高,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概率相对较低,时间也较长。按照WHO分类来看,从A型到C型恶性度是逐渐增加的,A和AB型偏良一些,但我也见过A型胸腺瘤患者十几年不治疗发生全身多发转移的病例。B1和B2型胸腺瘤恶性度居中,最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B3型胸腺瘤就已经很接近胸腺癌了,恶性度偏高,也常发生对周围脏器的侵袭。C型就是癌症,治疗效果较差,易复发和转移,也有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做不了手术了,但C型的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情况较少。
除了肿瘤的分型决定预后外,另一个更重要因素是胸腺瘤的分期,与其他肿瘤一样,分期早的预后好,随着分期的增加,预后逐渐变差,Ⅳ期胸腺瘤很多都无法手术根治,治疗效果自然最差。目前针对胸腺瘤有两种分期的方法,一种是Masaoka分期,这种分期较为简单,已经应用了很多年,另一种是TNM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来划分的,更为科学。
胸腺瘤Masaoka分期及预后
以上是胸腺瘤的两种分期方法,可能看起来比较难懂,我给大家总结3条,方便大家理解
(1)肿瘤大小:肿瘤越小,分期越早,反之可能分期晚
(2)与周围组织关系:肿瘤形态越规则,分期越早,肿瘤长得不规矩,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分期越晚。
(3)是否转移:发生转移必是晚期,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肺内转移、远处转移逐渐变差。
下面说说治疗的情况,胸腺瘤是那种类型、长成什么样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是可以决定的。胸腺瘤最主要的治疗是手术,手术能否完全切除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切除范围不仅仅是胸腺瘤本身,还应该包括整个胸腺,胸腺周围脂肪、淋巴结,以及受到肿瘤侵犯的胸膜、心包、肺、血管等。关于手术,我想说几个问题:
(1)一定要选择综合性大医院:因为胸腺瘤发病率低,又比较复杂,容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一定选择综合性大医院,才能做到规范性手术,同时可以预防或治疗胸腺瘤伴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关于腔镜和开放手术:很多人担心胸腔镜做不干净,其实早有研究证实胸腔镜手术效果并不差于开胸手术,只要手术做的规范,能够完全切除当然要选择腔镜手术。但是如果肿瘤较大,侵犯周围血管,也没有必要强求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的创伤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手术安全和彻底切除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
(3)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时机:胸腺瘤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对于合并重症肌无力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并不急于手术,一定要使用药物把症状控制到最轻,身体最佳的时候再行手术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术后顺利恢复,避免肌无力危相发生。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对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通常要加用激素和丙球治疗。
(4)术前穿刺诊断:对于比较大、直接切除困难的前纵隔肿瘤,术前拿到病理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经皮穿刺活检。因为前纵隔不仅只有胸腺瘤,还可能是淋巴瘤或生殖细胞肿瘤,比如淋巴瘤首选放化疗,并不一定需要手术,或者病理是胸腺癌,可以先进行放化疗,等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不仅手术更安全,对总体生存期也有益。
(5)术后放化疗:胸腺瘤本身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尤其是化疗,所以NCCN指南推荐没有完全切除或者Ⅱ~Ⅳ完全切除的胸腺瘤术后可以加做放疗,放疗时间为术后1个月到半年以内。我们单位的经验是术后是否加做放疗,不应只考虑分期,如果病理结果是B2、B3或者C型,即使是Ⅰ期也最好做一下放疗,避免复发。如果是胸腺癌,术后可考虑辅助化疗。
(6)术后定期复查: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谁也不会保证手术后一定不会复发。对于胸腺瘤,通常是术后前两年每半年复查1次胸部CT,2年以上至少每年复查1次胸CT,直至术后10年,如果没有复发才考虑已经治愈。
最后,我要说,胸腺瘤并不可怕,早期发现+正规治疗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所以一定要查体,查体一定要拍胸CT。
本文是陈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