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姗 三甲
陈姗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针灸科

泌尿疾病烦恼多,针灸调理解君忧

1720人已读


“真是太感谢省中医院的医生了,为我解决了一大烦恼,我又可以向以前一样正常生活了!”近日,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收到来自住院患者范女士的锦旗,大家也都为她高兴。

一年多前,范女士突然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当地医院化验,尿常规中白细胞3+,按尿路感染治疗后症状就消失了。但3天后尿频尿急的症状再次出现,结果尿常规正常,尿培养、残余尿、泌尿系B超、妇科检查等均未发现异常。但范女士仍时刻有尿意,半小时就要去一次厕所,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上海的大医院给予膀胱射频消融治疗,但症状仍未明显缓解。

听说针灸可以调节膀胱神经功能,范女士辗转来到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就医。主管医生陈姗医生接待了范女士,根据她之前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考虑范女士的情况符合尿频尿急综合征的诊断。陈医生解释道:“这个毛病和中枢感觉敏感有关系,从而导致膀胱感觉敏感,表现出和尿路感染相似的下尿路刺激症状,比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以及小腹部不适等。电针治疗可以通过穴位刺激神经,从而调节膀胱感觉神经的动能。”听了陈医生一席话,范女士几个月来焦虑不安的心才得到一点安慰,她决定在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治疗。在科室宣丽华主任、徐福主任的指导下,陈医生为她进行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调节膀胱神经功能;同时为她“量身定制”了中药来调节睡眠、脾胃、情绪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范女士的症状一天天好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半个小时去一次厕所了,甚至还在住院走廊走走跳跳,脸上也是灿烂笑容。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在出院之际,范女士制作了一面锦旗向主管医师表示感谢。

尿频尿急综合征在中医属于“淋证”范畴,其发病和膀胱、肾、肝、脾等关系密切。轻症患者通过休息可自行缓解,而症状明显且持续者则需要治疗。M受体阻滞剂等解痉药往往对尿频尿急综合征效果不佳。针灸在治疗本病上独具优势,可通过电针刺激穴位和穴下神经,调节膀胱神经功能,从而抑制膀胱感觉敏感;同时以助阳化气、疏肝健脾为法则,辅以中药,真正做到针药并用,双管齐下,达到局部治疗与整理施治相结合的目的。

尿频尿急综合征,原称尿道综合征,是指有下尿路刺激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不畅、耻骨上不适、尿道疼痛、性交痛)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及明显尿异常的一组征候群,而非一种特定疾病。尿频尿急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它的发病原因和机理仍不明了。目前认为与中枢神经敏感性增强和机能亢进导致膀胱容量降低和感觉过敏有关。打个比方,正常人的膀胱就像一个带有感应功能的球囊,只有当尿液达到一定容量时才会产生较强的尿意,这时候人们就需要去上厕所。而如果膀胱的感觉过敏,只要有一点点的尿液,这个带“感应”功能的膀胱就会发出强烈信号,“敦促”人们上厕所,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尿频尿急综合征具有与尿路感染相似的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容易被误诊、误治,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很多痛苦。受凉、劳累、感染、性生活、分娩、洗浴等可引起急性发作,病程长短不一,短者1-2天甚至数小时,病程长者症状可持续存在。


陈姗
陈姗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