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治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以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基因缺陷性疾病。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呼吸及胃肠道受累,起病时间,进展速度,受累范围、严重程度差异很大,遗传方式分为x连锁隐性遗传、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数10种。
临床表现:
杜氏肌营养不良,在儿童期起病运动发育轻度迟滞,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影响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出现步态异常,上肢活动受限。常在10岁左右丧失行走能力,脊柱侧弯,关节挛缩,呼吸肌无力,扩张性心肌病。20岁左右因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死亡。双侧腓肠肌假肥大,双前臂及舌肌假肥大,Gowers征阳性,腰椎前凸等。贝氏型肌营养不良为同一疾病的相对良性表型,因DMD基因功能未完全丧失,所以病情明显轻于杜氏肌营养不良,可青年甚至成年起病,部分患者不影响生存期。假肥大体征明显,部分患者肢体无力尚轻时,先出现明显的扩张性心肌病。
辅助检查:
1.血清学检测 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红蛋白损害时释放入血,血中浓度明显升高,可达正向正常上限的20~200倍。
2.肌电图对于判定肌肉疾病很重要,尤其在轻型BMD肌酶升高不突出时。需针极肌电图配合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肌源性损害。幼年BMD患儿检查配合不佳情况下可能无特殊发现。
3.肌肉MR 在肌肉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肌肉MR可发现肌肉组织中存在炎性水肿和脂肪替代,帮助明确受累肌群分布特点和病变程度。可用于辅助诊断和随诊病情进展。4.肌肉活检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肉组织呈肌营养不良样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染色可以发现肌膜上Dystrophin蛋白表达完全或部分缺失,另外肌肉活检还可鉴别炎性疾病、代谢性肌病等。5.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微小病变。
治疗:
1.药物治疗 对于确诊的DMD患者建议在3岁后、运动功能下降前开始规范口服激素治疗。一般推荐每日疗法,波尼松或波尼松龙0.75mg/kg/d一次顿服,根据治疗反应和副作用情况。周末疗法,周末2天服用整周剂量,间断疗法,服药10天,停药10天,疗效弱于每日疗法,是备选方案。
2.康复治疗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规范的家庭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在开展有关疾病治疗经验的康复科医师指导下,长期坚持延缓疾病造成的关节挛缩,姿势异常等,并在肌力不足的情况下,维持更好的生活功能和姿态。一些器械康复足部矫形支具、站立架等也在疾病不同阶段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3.新兴治疗,随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的快速发展,杜氏肌营养不良,已有新的基因治疗药物,如外显子51跳跃药物eteplirsen已被批准上市,范围更广的AAV载体导入外源截短蛋白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其他如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其他调整药物等也都在快速推进中,在不远的未来就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造福于病人。
本文是王海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