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当水喝,小心肾脏过早被透支!坚持养肾4原则,拒绝灰色人生
饮料因其甜蜜的味道、宜人的口感深受大家的喜爱,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不仅很多年轻人人手捧饮料,周围各种各样的饮品店也比比皆是,一些认为白水寡淡无味的人甚至直接把饮料当水喝。这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会带来哪些危害呢?研究显示,嗜饮料如命不仅会导致肥胖、血糖升高,还会因此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
出现肾病含糖饮料竟是帮凶
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疾病的上游疾病──糖尿病的患者日趋年轻化,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含糖饮料摄取过量。有研究指出,近20年以来,青少年摄取含糖饮料的比例上涨75%,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尿酸、体重指数和血压的影响非常大,同时,还是诱发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人过四十以后,肾功能会逐渐减退,一般是一年1%左右,但由于不少年轻人甚至中年人钟爱的奶茶、果汁饮料等饮品中往往会添加果葡糖浆,过量摄入的后果不仅是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还容易造成尿酸升高,严重者会加速肾功能减退,甚至诱发慢性肾脏病变。
体内尿酸高恐致痛风
除了我们日常熟知的“三高”,高尿酸也因其危害巨大被称为“第四高”!而长期喝含糖饮料是造成体内尿酸增高的又一诱因,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平时不吃海鲜、不喝酒,也出现了尿酸值升高的现象。
尿酸升高直接损害肾脏健康,更可怕的是,肾脏受损之后会阻碍尿酸排泄,由此引发的后果是尿酸滞留体内进一步损害肾脏,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肾脏承受不住压力而出现严重后果。
高尿酸对肾脏的伤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尿酸高会直接伤害肾小管或间接组织;另一方面,尿酸会引起痛风或者肾结石;第三个方面,患病之后吃进过多的药物,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研究发现,每天喝高糖饮料的人跟几乎不喝饮料的人相比,患高尿酸血症的概率会增加85%,可以说,比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都要大。年轻人普遍追求味觉刺激,对于重口味食物、含糖饮料尤其钟爱,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肾病逐渐年轻化的直接诱因。想要避免自己过早因为慢性肾病而进行治疗,就要尽早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坚持养肾四原则,拒绝灰色人生
肾脏疾损伤一般是慢性病,在目前的医疗技术下只能缓解,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所以患有疾病的人都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是灰色的,那么,通过4个养肾护肾原则,保卫我们的肾脏,避免出现这样的危机:
1、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想要避免肾脏过早被透支,首先要控制的就是“三高”。过多的糖会对血管管壁造成伤害,而肾脏中也遍布微血管,一旦血管受损,肾功能就会下降,势必影响其代谢功能。同样,高血压、高血脂也会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代谢能力下降。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管理好血压、血糖、胆固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肾脏患病的可能。
2、定期检查肾功能
很多疾病都是“拖”出来的,肾病同样需要提前检查,尽早预防。患有“三高”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期体检。防止时间长了,肾脏不堪重负,最后发展疾病,甚至终末阶段。
3、管理日常饮食
一般人的护肾饮食原则是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谷物,而对于那些本身患有肾脏疾病的,还要限制蛋白质和水分的摄入,以免出现蛋白尿和水肿的情况。而且,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的一些“隐形糖”的存在,所谓的隐形糖,主要是市场上销售的加工食品,比如果冻、罐头、蛋糕、饼干、膨化食品等,在日常的饮食上要警惕这类食品,防止糖摄入过量。
4、坚持规律运动
建议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每天30分钟、每星期5天以上,规律的运动有助延缓肾功能恶化。
专家提醒,儿童和青少年尤其要注意少喝含糖饮料,防止牙齿和胃粘膜受损。多喝水、多喝白开水才是最简单最正确的养生之道。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