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机器人和腹腔镜有什么区别?前列腺癌手术选什么方式?
在2020年的欧洲泌尿外科年会上,世界上首次正式公布了一项了关于“机器人”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患者盲法研究的结果。
做为目前中国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主力”微创手术方式,两种究竟孰优孰劣,差距在哪里呢?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Jens-Uwe Stolzenburg教授分享了目前为止第一项对比机器人辅助和常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术后尿失禁的前瞻性随机试验,研究题目为“机器人辅助(R-LRPE)和常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E)后尿失禁——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患者盲法研究的结果”。虽然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已经取代了开放式和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术,但通常缺乏支持这一改变的数据。LAP-01研究是第一项比较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常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试验。
LAP-01研究的作者在德国的四个中心进行了这项随机试验,这四个中心均具有丰富的机器人辅助和常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验且操作较为熟练。作者试图确定,接受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患者是否能够更早地从尿失禁中恢复。共有782例患者纳入研究。
完成患者招募后,将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接受机器人辅助或常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方法的分配对患者采取盲法,要求患者记录每天的尿垫使用情况。三个月时,对患者揭盲。患者进行连续三年的随访,并在术后第1、3、6、12、24和36个月进行了评估。连续三天未使用尿垫的患者被视为控尿恢复。分析是在随机化至事件发生的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713例接受随机分配的患者中,有527例接受了机器人手术,有186例接受了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术。两组的围手术期结果,包括神经保留率、前列腺大小/重量、切缘状态、肿瘤病理性分期、手术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相当。接受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患者术后尿控恢复明显更快,术后三个月(对数秩检验p=0.00064)、六个月(p=0.004)和12个月(p=0.044)尿控恢复率更高。
此外,接受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看来,机器人手术不愧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机器人手术的信息,可以参考我发在好大夫的文章《“机器人”手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金标准》
本文是成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