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后复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和项目
手术后病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我什么时间复查,复查哪些项目?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要求,因为复查的目的、意义各不相同,复查的时间和复查项目也不尽相同。张继红医生在此以浅显易懂的方式给广大病员解释一下手术后复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和项目,以期为我科术后患者解除思想疑虑和提供复查参考。
1、术后复查的目的
术后复查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明确手术目的是否达到,即手术疗效如何。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否解除了病人痛苦,肝癌切除术是否彻底切除了肝癌。
(2)明确是否发生手术并发症。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否引起了胆管损伤和胆管狭窄,肝癌切除术是否并发切口感染或裂开、胆漏、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恶性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如:肝癌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复发和转移等。
2、术后复查的意义
如上所述,术后复查可以发现是否达到手术目的、是否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恶性肿瘤术后是否转移复发。因此,术后复查具有以下临床意义:
(1)了解患者解剖和生理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采取必要的康复措施。如:肝癌术后肝脏体积是否增大,肝功能是否恢复,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和休息、适当活动、避免中重体力劳动或活动,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和伤口抗张力恢复。
(2)早期有效处理并发症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性狭窄,要早期手术矫正狭窄或行胆肠吻合术以防止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3)早期干预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如:早期发现肝癌肝内复发转移灶可以采取再手术、射频消融或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措施治疗复发转移瘤。
3、术后复查的时间
(1)“随时复查原则”:是复查的基本原则和万有准则,即:病人术后发生任何不适和并发症时随时都需要复查,以便随时发现和排除并发症,适时处理。
(2)良性疾病复查时间:一般在术后1-3月复查一次,如病人恢复良好、相关功能正常,此后没有异常不需定期复查,每年健康体检一次即可。
任何原则都有特例。值得提出的是脾脏手术后血小板复查时间,建议参考本网站文章“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有何危害,怎么办?”:严密观察血小板变化及凝血功能,早期建议每2-3日复查一次,血小板数量稳定后可每周复查一至二次;血小板恢复正常后按良性疾病复查。
(3)恶性疾病复查时间:根据肿瘤恶性程度、生长与复发转移速度和不耽误复发转移肿瘤的治疗为原则决定复查时间间隔。一般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第一次复查在术后1-3月,建议术后第一年每3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3-6月复查一次,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对生复发转移极快和已发现复发的病例,建议每月复查一次,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4、术后复查项目
复查项目以能体现手术后相关器官解剖和生理功能恢复状态为原则,以期指导采取康复措施、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发现和处理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
肝胆胰外科手术建议复查项目如下:
(1)肝胆胰良性疾病术后复查项目
术后复查肝胆B超及血象、肝功能检验项目即可了解胆管形态和功能有无恢复,必要时行CT、MRCP等项目以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正常时表现为胆总管代偿性扩张、血象肝功能正常。
(2)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复查项目
如肝癌切除、胆管癌根治术、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查上腹部B超(CT、MRI或MRCP)、胸片等影像学检查项目以及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术前增高时有意义,术前不增高则无意义)等检验项目,肝癌患者建议加查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必要时DSA或PET-CT以帮助发现复发转移灶。检查目的是以了解脏器解剖和功能状态、有无局部复发、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及全身其他部位转移。
(3)脾脏手术术后复查项目
脾切除术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上腹部B超,必要时行上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目的是防治脾切除引起的并发症,特别是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并发症包括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本文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文是张继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