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兴邦 三甲
王兴邦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内科

失眠患者该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5820人已读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

1.BZRAs:分为苯二氮卓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 BZDs)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enzodiazepine drugs,non—BZDs)(1)non—BZ Ds: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属于快速起效的催眠药物,能够诱导睡眠始发,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2)BZDs: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氯硝西畔、地西泮)。BZDs药物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持续使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以及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禁用BZDs。

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3.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食欲素又称下丘脑分泌素,具有促醒作用。针对食欲素双受体发挥抑制作用的拮抗剂苏沃雷生(suvorexant),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失眠(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

4.抗抑郁药物:部分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随抑郁、焦虑心境时应用较为有效。(I)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小剂量的多塞平(3
-6 mg/d)因有特定的抗组胺机制,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临床耐受性良好,无戒断效应的特点,近年已作为治疗失眠的推荐药物之一。(2)曲唑酮:小剂量曲唑酮(25-150 mg/d)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改善入睡困难,增强睡眠连续性,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3)米氮平:小剂量米氮平(3.75~15.00 mg/d)能缓解失眠症状,适合睡眠表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虽无明确催眠作用,但可以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慢性失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部分SSRI与短效BZRAs
(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总结一下失眠药物治疗策略如下:(1)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具体策略(可视为序贯方案):①首选noll-BZDs,如唑吡坦、右
佐匹克隆;②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为另一种短-中效的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③添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等),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Ⅱ级推荐)。(2)长期应用BZRAs的慢性失眠患者至少每4周进行1次临床评估(I级推荐)。(3)推荐慢性失眠患者在医师指导下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方式服用non-BZDs。(4)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以及其他辅助睡眠的非处方药不宜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I级推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兴邦
王兴邦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