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槐杞黄颗粒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辅助治疗

发表者:丁桂霞 人已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而出现以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特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白蛋白血症;③高脂血症;④明显水肿。以上第①、②两项为诊断肾病的必备条件[1]。

肾病综合征在小儿肾脏疾病中的累积患病率约为16/10万,发病率与地域和种族差异有关。我国部分省市医院住院患儿统计资料显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儿科住院泌尿系统疾病的21%~31%。男女比例约为3.7:1。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3~5岁为发病高峰[1]。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已有研究显示肾小球滤过膜静电屏障的破坏、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成分在肾脏的沉积所导致局部免疫病理过程而损伤滤过膜的正常屏障作用、以及细胞免疫失调等,这些因素均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

自1974年首次报道免疫机制参与肾病综合征发病以来,肾病患儿机体免疫状态,尤其是Th1/Th2 免疫平衡及细胞因子成为研究的热点。学龄前期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B淋巴细胞分泌的IgG和IgA要到学龄期甚至青春后期才达成人水平,而在肾病综合征中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能异常放大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是肾病容易反复迁延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槐杞黄颗粒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PNS、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常见原发和继发性CKD。其临床疗效主要表现在改善CKD患者蛋白尿,减轻感染,防止复发及改善相应疾病的临床症状[2]。

槐杞黄颗粒含有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补气而不致滞气,养阴而不过于滋腻,平补气阴,益五脏精气,滋脏腑阴津。槐杞黄颗粒的主要成分槐耳多糖蛋白(6个单糖结合18种氨基酸组成的结合蛋白),可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促进T细胞分裂、增殖、成熟、分化,调整Th/Ts 比例,增强体液免疫,诱生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相关免疫细胞[2]。

南京市儿童医院肾脏科研究团队通过建立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发现槐杞黄颗粒复方制剂能阻止该模型大鼠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治疗组的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证实槐杞黄颗粒复方制剂对该模型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肾组织内TGF-β1和MCP-1的含量均明显减少,说明其具有很好的防治肾小球肾炎的作用[3]。

全国多家儿童肾病中心研究也发现,槐杞黄能够很好地辅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减少复发,改善预后。数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1、槐杞黄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儿童PNS与单一常规西医疗法相比在IgG、IgA、CD4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槐杞黄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4]。2、槐杞黄颗粒联合激素等西医常规疗法与单一西医疗法在缩短尿蛋白转阴时间、升高IgG、IgA、CD3、CD4、CD4/CD8、NK细胞、降低复发率和感染率等方面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槐杞黄颗粒联合激素疗法可以调节NS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和感染率,且不良反应较小[5]。

综上所述,儿童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参与因素众多,其中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在肾病反复和迁延中起重要作用。槐杞黄颗粒能较好地辅助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医认为其主要是通过健脾补肾,滋阴益气,祛邪和络,西医研究表明主要是通过调节免疫及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固有细胞,改善肾纤维化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虹,丁洁,易著文. 儿童肾脏病学.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4-168

2. 刘红,孙伟,涂玥,等. 槐杞黄颗粒延缓慢性肾脏病机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0):926-928

3. 黄松明,张爱华,朱春华,等.槐杞黄颗粒复方制剂在治疗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利: CN101623438,2010-1-13

4. 张云,黄云芳,甘文渊,等. 槐杞黄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Meta分析.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9):534-548

5. 李冰,杨濛,翟文生. 槐杞黄颗粒联合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Meta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本文是丁桂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