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腔放疗中如何处理及预防放射性膀胱炎——长海放疗赵宪芝
一、前列腺癌患者行盆腔放疗出现尿血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可能发生了放射性膀胱炎,发生原因:在解剖结构上,膀胱紧邻前列腺,所以在对前列腺放疗时,膀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射线照射而发生反应。并且在膀胱照射3~4周或更短时间内,有50~60%患者会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其发生主要与膀胱的照射体积和照射剂量有关。临床发病时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放疗后6个月内会出现急性型症状,而治疗6个月~2年出现亚急性型症状,治疗2~10年出现慢性型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放射治疗后2~5年发病,最长可达20年。临床表现:以无痛性、突发性血尿为主要表现,具有难以控制、反复性、持续性的特点,大部分合并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一些患者因为合并感染而出现尿痛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急性尿潴留,并且一些患者的下腹坠胀疼痛明显,常见体征为下腹耻骨上区触痛,其他全身表现包括白细胞增多、发热等。
如何诊断:采用辅助检查(膀胱镜检查、CT以及超声)、临床表现以及盆腔放疗病史相结合的方法做出诊断。
二、如何治疗放射性膀胱炎?
1、对症支持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包括止血、抗生素对膀胱出血和刺激症状进行控制;贫血者饮食疗法,必要时成分输血;补充维生素C可酸化尿液,避免感染性结石形成。
2、高压氧疗法:高压氧能够对血管再生起到积极作用,促进膀胱粘膜修复,可逆转疾病状态。对出血性膀胱炎具有70~80%的治愈率。但不适用于:既往行骨膜重建、骨膜自发穿孔、气胸、肺气肿者、阿奇霉素或顺铂治疗史、活动性病毒感染者、残存肿瘤者。
3、药物灌注疗法:症状较轻的患者,常规的利尿和水化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对于出血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运用化学药物进行膀胱内灌注,包括:凝血酶、雌激素、前列腺素、硝酸银、甲醛以及明矾等。
4、医用三氧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运用三氧处理的重蒸馏水对放射性膀胱炎患者进行膀胱内滴注,血尿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
5、外科干预:由于一些患者经高压氧或灌注治疗后,无法获得较好的疗效,并且容易反复发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超选择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髂内动脉栓塞术、经尿道注入硬化剂、YAG激光止血以及经尿道电凝术等。对于危及生命安全、大出血或其他疗法无效的患者,尿路分流手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比如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单纯膀胱切除术等。
三、如何预防放射性膀胱炎?
1、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根据膀胱组织的耐受量,制定个体化放疗方案,降低膀胱照射量。
2、患者做好膀胱充盈:可重复的膀胱充盈是降低放射性膀胱炎的重要措施,嘱患者在耐受范围内适当充盈膀胱200~400ml。具体做法:先小便排空膀胱,喝水300~500ml,憋尿30min~50min。可使用膀胱测量仪,保证每次膀胱充盈程度的一致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