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彬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胸外科
结核潜伏感染与预防性治疗
7760人已读
结核潜伏感染定义

结核潜伏感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概率约为5~10%,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风险更高。
依据2014 WHO《潜伏性结核感染管理指南》、2020 WHO《结核预防治疗综合指南》和2020《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建议对高风险人群开展结核感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结核感染高风险人群:1.免疫力低下人群:艾滋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如器官移植、风湿免疫病)、透析、矽肺等。2.结核病高暴露风险:活动性结核病的密切接触者(舍友、夫妻等以及医生),罪犯、流浪者,结核病爆发地区。
临床医生判断结核潜伏感染:无临床症状,检查未发现可疑病灶,痰未查到可疑结核菌,仅仅是结核感染免疫检测阳性(γ-干扰素检测阳性或者PPD阳性)。
γ-干扰素检测准确性高,结果解读较为简单,检测阳性者判断为结核感染。
PPD检测准确性略差,结果解读略复杂:未接种卡介苗者、艾滋病人、应用免疫抑制药者、5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PPD>5mm判断为结核感染;接种过卡介苗的健康人,PPD>10mm,或有水泡、双圈者,判断为结核感染。
治疗对象

本文是赵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