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超声大排畸检查就是三维超声吗?
作者: 李克婷,任敏
孕妈们在怀孕期间要进行多次超声检查,但妊娠至20-24周时会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超声检查——大排畸检查,对胎儿的结构进行系统筛查,当孕妈们进行超声大排畸检查时经常会问:“医生,超声大排畸检查是不是就是三维超声啊?”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说“胎儿超声大排畸检查”,其实,胎儿大排畸检查是中晚孕期超声检查分类中的一类——“胎儿Ⅲ级超声检查(系统筛查)”,中晚孕期超声检查一共分为五类:
Ⅰ级超声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胎儿生长径线的测量,胎盘、羊水的观察。
Ⅱ及超声检查 Ⅱ级超声检查除了Ⅰ级超声检查内容外,还需要检出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骨骼发育不全等6种严重畸形。
Ⅲ级超声检查(系统筛查) 即大家俗称的“大排畸”检查,是在Ⅱ级超声的基础上,按照胎儿各个系统检查相应的结构。
Ⅳ级超声检查(超声诊断)针对孕妇或胎儿存在的高危因素,或Ⅰ级、Ⅱ级、Ⅲ级超声发现或怀疑的异常进行有目的的详细超声检查。
单项超声检查 针对某个需要了解的项目或某个结构进行的检查,如胎方位、胎盘位置、羊水量等。
而三维超声只是超声成像技术中的一种,超声成像经历了从A超、M超、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再到现在的三维、四维超声。三维超声由于组织结构与液体灰阶反差较大,可清晰显示可疑结构的立体形态、表面特征、空间位置关系,三维超声实现了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立体成像,提供胎儿在宫内的立体图像。但其实三维彩超、四维彩超的图像都是后期生成的,并不是说观察到的图像就是三维、四维的,而是仍然用普通二维超声观察,然后通过仪器中的转换软件将观察到的动态平面图像转成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三维、四维成像都是以二维超声为基础的。
无论是三维、四维超声还是其它超声新技术,超声仅是一种物理影像诊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伪像和误区,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如羊水过少、胎儿位置、胎儿大小、胎动以及因胎儿脏器发育不同步等)均可能影响超声诊断的效果,增加了产前诊断的难度,会存在某些无法避免的误诊和漏诊。产前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的胎儿畸形,既是最好条件的医疗单位其诊断率也达不到100%。
本文是任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