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坛辀_好大夫在线
2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一医青年专家说科普丨消化内科陈坛辀主任医师: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会变癌吗?

发表者:陈坛辀 人已读

一医青年专家说科普丨消化内科陈坛辀主任医师: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会变癌吗?一文理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月6日


席卷而来的工作压力,
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
让慢性胃炎的患者不断增多,
许多患者在做完检查后,
对于胃镜及病理报告单上
一些名词似懂非懂,
自行百度后,
又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640.jpeg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嘛?
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到底严不严重?
接下来医生为您详细解答!



董女士,75岁,在体检时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随后的病理报告提示:胃窦小弯萎缩(++)肠化(++),胃窦大弯重度异性增生(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看到报告后,董女士整日忧心忡忡。后经人介绍,来到温医大附一院门诊就诊。

640-1.jpeg






1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640-2.jpeg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通常包括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切片结果)。内镜下的诊断与医生的经验有关,准确率不高。随着放大加染色内镜的应用,内镜下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了不少,但确诊还是要以病理诊断为主,通常用+---+++表示萎缩的严重程度。董女士的内镜报告和病理均已提示萎缩。



2


慢性萎缩性胃炎该怎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最主要的就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


随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所以对这些患者需定期随访。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内镜和病理随访,中至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1年随访一次。

640-3.jpeg



3


病理诊断中的肠化是什么意思?


肠化就是肠上皮化生,指胃粘膜上皮细胞及隐窝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变得相似于小肠或大肠的上皮。肠化生范围和亚型对预测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有一定价值,范围越广,胃癌风险越高。不完全型/大肠型化生与胃癌发生更相关。



4


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指什么?


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其实是同义词,后者是WHO国际癌症研究协会推荐的术语。现在国际上将轻中度异型增生归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生则归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640-4.jpeg


大家对这一检查结果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癌前病变。据国内资料报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率为0.45-14.3% 。因此,我国指南建议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要再次内镜下精细评估(放大+染色内镜)。如果有高危因素,或复查后还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那建议做内镜下干预治疗。如果复查后未发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那么需要在一年后复查胃镜。



可董女士胃镜报告提示已经是重度异型增生,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了,那该怎么处理呢?

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实已经属于早期胃癌的范畴了。目前对于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首选方式就是内镜下切除。目前最新的技术是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但在准备ESD前一定要做详细而规范的评估。

董女士住院后,消化内一科陈坛辀主任医师先给予其内镜下精查,即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内镜下判定董女士为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可内镜下完全切除。
640-1.png


接下来就是内镜下剥离了,剥离下来的早癌胃黏膜标本,大小约3.5*3.5cm。整个过程耗时约40分钟,术中几乎没有一点出血。术后第二天,董女士就开始进流体,术后5天顺利出院。术后病理提示腺上皮重度异型增生伴小灶区癌变,切缘及基底均为阴性。

640-5.jpeg


可能大家要问了,所有的早期胃癌都可以ESD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胃镜活检已确诊为低分化型癌、印戒细胞癌或病变深度超过黏膜下层上1/3的早癌,不宜行胃镜下治疗,宜首先胃癌的外科根除性手术。所以术前评估非常重要。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怎么样,能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吗?早期胃癌ESD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其5年生存率与外科手术是一样的,但手术风险比外科明显减少;ESD术后保留完整的胃,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外科手术。

半年后董女士来我院复查胃镜,提示创面完全愈合,恢复非常好。

640-2.png



至此,董女士早期胃癌完全治愈,接下来只要每年定期复查胃镜即可。



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
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最重要的是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随访!




专家介绍

640-3.png



陈坛辀,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浙江省消化病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心身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温州市消化病分会秘书,浙江省消化中心温州分中心委员兼秘书,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早癌学组委员。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消化道肿瘤(胃癌、肠癌、食管癌、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各种内镜下微创手术如胃肠息肉治疗术,早期胃肠间质细胞瘤、胃癌、肠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胆道结石及肿瘤介入微创治疗,食管肿瘤狭窄支架植入术,贲门失驰缓症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等等。每年门诊量约12000人次/年,胃肠镜检查约2000例/年,内镜微创手术共约1000例/年,其中ERCP、ESD、STER、POEM、EVL、EIS等内镜下IV类(最高难度)手术约500例/年。




本文是陈坛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