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2、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等症状。3、部分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4、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一种慢性胃病。5、属于比
中国医大一院科普号2023年03月18日48
0
0
-
萎缩性胃炎诊断及治疗?
萎缩性胃炎有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癌前病变。胃镜下表现黏膜红白相间,以白色为主,皱襞变平或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通过活检确诊,活检若发现肠化生就代表有
孙英男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26日94
0
0
-
萎缩性胃炎的分类,病理改变有哪些?
一、什么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伴或不伴肠化生、异型增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病,是慢性胃炎当中比较重的一种,是胃癌的癌前疾病。二、分类1、依据新悉尼系统分类:
中国医大一院科普号2023年02月05日531
0
0
-
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G-17)的临床意义(最后附我个人的操作建议)
(来源于网络优质文章)很多人在体检时会发现有胃功能一项检查,包括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很多病友听说这是癌症相关的检查,所以一旦出现指标异常就非常紧张,今天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检查。胃功能三项包括: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功能三项属于无创性检查,在对慢性胃病变进行胃镜检查前,可以将胃功能三项检验当成首选筛查方式。该检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判断萎缩是否存在,及存在的部位和程度。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PG)是胃的一种细胞分泌的与消化有关的物质,包括两种同工酶,分别为PGI和PGII。主要是由粘液细胞、胃体以及胃底的主细胞所分泌。大部分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完成消化功能,仅1%的胃蛋白酶原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稳定存在,胃萎缩时会改变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因此,血清中PGI和PGII水平可以作为胃粘膜萎缩的可靠指标。萎缩性胃炎时因为分泌能力的下降,PG分泌也下降,所以血清PG的下降可提示萎缩性胃炎的进展程度。胃蛋白酶原I(PG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PGI主要是反映的是胃酸分泌的腺细胞的功能的指针,所以胃酸分泌比较多的时候,PGI会升高;如果胃酸分泌减少或者是胃黏膜腺体萎缩的时候,PGI就会降低。胃蛋白酶原II(PG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PGII是跟胃底的黏膜的病变相关性比较高,所以如果PGII的异常,主要体现胃底的细胞功能下降。PGI和PGII的比值更有临床意义,它的比值和胃黏膜的萎缩进展呈明显的相关性。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胃泌素(G-17)胃泌素(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应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胃泌素17偏高,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出现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胃镜结合胃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检查有侵入性,不适用于普查和筛查。而胃功能三项无创检测实现胃粘膜“血清学”活检,对于胃健康状况作出进一步判断,可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它是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非介入性、便于动态检测的检查方法作为胃癌筛查手段。临床应用及解读临床应用早期初筛:高风险人群的胃部健康筛查;胃癌筛查。辅助诊断,监测: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动态监测胃粘膜,辅助判断胃粘膜萎缩程度;辅助判断消化性溃疡治愈情况;辅助评价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的疗效。预后判断:辅助判断消化性溃疡、胃癌术后复发情况。解读一、PG:PGI≤70ng/mL且PGI/PGII≤3: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可能原因:以萎缩性胃炎居多,特别注意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PGI≤70ng/mL且PGI/PGII>3:胃蛋白酶分泌较少,建议定期复查。可能原因:以胃酸分泌少居多,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的高风险。PGI>240ng/mL或PGII>20ng/mL:胃粘膜有破损,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或禁酒、两周后复查。可能原因:PGII较稳定,但胃粘膜受攻击或受破坏时活动期的PGI会明显增加。HP感染、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可致血清PGI、PGII增高。胃溃疡复发PGII增高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PGI、PGII增高明显。G-17:G-17≤1pmol/L:提示重度的胃窦粘膜萎缩风险或高酸;G-17≥15pmol/L:提示胃体粘膜萎缩或胃窦增生的风险(需排除PPI等药物影响);G-17在7~15pmol/L:提示非萎缩性胃炎。胃泌素17检测影响因素:①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G-17,预防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②服用PPI类药物后,G-17水平通常显著升高,若G-17升高不明显,则存在胃窦萎缩风险。指南/共识正是因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作用,被众多共识等文献所推荐进行胃部疾病的检测,内容如下:低血清PGI水平和低PGI/PGII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2008年《亚太胃癌预防共识意见》第16条建议有胃溃疡、胃息肉病史及腹疼、腹泻、消瘦、柏油便的群体可进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用于胃癌风险筛查。-----2014年《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联合检测血清G-17、PGI、PGI/PGII比值及HPylori抗体,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2014年长沙《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以及胃泌素-17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其程度。-----2017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胃功能三项检查结合内镜精查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率。-----2017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指南》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作为胃癌筛查的依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的通知》建议筛查对象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H.Pylori感染者;4、既往患有胃癌前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我个人的意见:由于这三个指标反映的是胃的功能,需要和我们的临床症状和胃镜结果相互对应。有时候会和我们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结果脱节。我的操作流程如下1.如果这三个指标轻度异常,患者又没有临床症状的话,可以暂时忽略不计,最多只需要排除幽门螺旋杆菌杆菌感染即可,如果患者有焦虑和担心,可以考虑给予胃镜检查。2.如果这些指标正常,但是有胃病相关症状;或者这三个指标明显异常,但是没有胃病相关症状,都建议胃镜检查。其实胃镜检查才是根本,才是金标准。
陈翔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4日450
0
1
-
请问主任,我病理报告单是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请问肠化生必定百分百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谢谢!
IBD科普健康号2022年12月23日71
0
2
-
萎缩性胃炎c1,前两天吃的多一点,这两天胃又不舒服了,不知道吃什么药可以缓解
IBD科普健康号2022年12月17日59
0
0
-
慢性胃炎并萎缩/肠化的临床处理
临床常见问题,废话不多说1.查幽门螺杆菌,有则根除;2.进入下一步,看有无合并中度异型增生(依据当地病理科及内镜水平决定是否治疗)、重度异型增生及早癌(内镜下治疗)——而后依据手术病理决定是否追加手术
高喜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6日197
0
0
-
萎缩性胃炎的常见五个问题
一、萎缩性胃炎的癌变几率是多少?仅极少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转变为癌变。萎缩性胃炎到癌变还要经历三个阶段。肠上皮化生,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癌变。二、萎缩性胃炎有时可能没有症状。三、其多数和幽门螺旋杆
程文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07日314
0
0
-
萎缩性胃炎是不是癌前病变?多久会变呢?怎么避免癌变呢?应该间隔多长时间复查胃镜,癌前病变怎么保养
关于萎缩性胃炎,你最关心的20个问题都在-12-0620:05 发表Q1、什么是慢性胃炎?发病因素有哪些?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
刘维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06日519
0
5
-
萎缩性胃炎,分级很重要
你如果刚做了胃镜,看到胃镜的报告,一脸茫然。。这个时候你可以咨询我。胃镜简单来说,一般分为三种病变,第一种是炎症,第二是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第三种就是胃癌。这种只是科普的分发,便于非医学专业的大家理
彭建珩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9日635
0
2
相关科普号

吴亮医生的科普号
吴亮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肝病内科
744粉丝16.4万阅读

朱志医生的科普号
朱志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疝外科
432粉丝1.9万阅读

杨迅医生的科普号
杨迅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
2433粉丝7.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亚历 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胃炎 290票
胃病 104票
功能性胃肠病 61票
擅长:1、胃炎症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 2、功能性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3、肠道炎症性病变: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溃疡。 4、消化道息肉:胃息肉,肠息肉。 5、消化道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肠早期癌。 尤其擅长: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病理诊断、内镜和临床诊疗工作,擅长胃肠疾病的病理、内镜和临床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 -
推荐热度5.0黄铭涵 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脾胃科)
胃炎 304票
胃病 83票
功能性胃肠病 49票
擅长:难治性口臭,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便秘、腹胀痛、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难治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亚健康体质的调理。 -
推荐热度4.9宋志强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消化科
胃炎 266票
胃病 117票
功能性胃肠病 110票
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功能性胃肠病、胃肠早癌/息肉/黏膜下隆起的内镜下切除(EMR、ESD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小肠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良性和恶性肿瘤、胶囊内镜、小肠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