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忠光 三甲
罗忠光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的“隐形杀手”

282人已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什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胃黏膜的腺体逐渐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变薄,甚至消失。这种情况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萎缩性胃炎or非萎缩性胃炎?

既然有萎缩性胃炎,那有没有非萎缩性胃炎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可能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这是胃癌发展的前期阶段

非萎缩性胃炎(也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浅部的黏膜层,胃黏膜有炎症但腺体没有萎缩,通常不伴有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有什么呢?

1.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被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Hp感染几乎均会引起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

2.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用浓茶、烈酒、咖啡,吃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或经常食用粗糙的食物,这些习惯均可引起胃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3. 胆汁反流:胆汁可损伤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复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

4. 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2、叶酸的缺乏,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可能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程度。

5. 免疫因素:胃体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有关,可能涉及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

6. 遗传因素: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可能存在易感因素,故而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风险更大。

7. 年龄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可能与胃黏膜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8.其它:长期大量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吸烟、酗酒等也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呢?

1. 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

2. 腹痛:可能表现为间歇性的隐痛或钝痛,严重时可能为剧烈绞痛。

3. 饱胀感或烧心:少量进食后感觉已饱,或胃部有烧灼感。

4. 嗳气:频繁打嗝,感觉胃部气体上涌。

5. 恶心和呕吐:无明显诱因的频繁恶心,可能伴有呕吐。

6. 反酸:口腔中感觉有酸性物质,可能由于炎症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引起。

7.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出现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当及时就医检查,必要时进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诊断呢?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状况。

活组织检查: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或组织学检查。

检查报告上的C1、C2、C3是什么意思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累及黏膜分布范围的不同分为C1、C2、C3和O1、O2、O3六种类型,即木村-竹本分类

胃黏膜萎缩沿胃窦小弯向上发展,尚未累及贲门,称为C(close)型,即闭合型,分为C1、C2、C3:

C1:病变局限在胃窦部

C2:病变进展到胃角

C3:病变进一步发展到贲门

黏膜萎缩累及贲门,且一直向胃前后壁延伸,称为O(open)型,即开放型,根据萎缩范围分为O1、O2、O3,程度比闭合型的更加严重:

O1:萎缩达到贲门部小弯侧

O2:O1和O3之间

O3:全体大弯侧皱襞消失

木村-竹本分类示意图,图片来源:Kodama Masaaki et al. Endosc Int Open 2015;03:E311-E317

我的胃镜报告里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定会发展为胃癌吗?

胃癌的发展通常经历几个阶段: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开始,可能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随后可能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

根据统计,萎缩性胃炎患者每年的胃癌发生率在1%左右,也就是只有少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干预治疗,阻止疾病进一步进展。

生活当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呢?

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保持饮食健康: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和过快进食。选择新鲜、营养均衡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 合理摄入盐分:高盐食物可能损伤胃黏膜,应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品。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炸、烧烤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黏膜的炎症。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胃黏膜,增加慢性胃炎的风险。

5. 控制体重:肥胖可能增加患慢性胃炎的风险,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适宜的体重。

6. 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按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以根除细菌。

7. 避免长期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如需长期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8.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有胃部不适症状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9. 调节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影响胃健康,通过运动、娱乐、社交活动等方式合理释放压力。

10.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注意食物安全和饮用水卫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生活化干预,图片来源:https://bbs.guahao.com/topic/tNRMO233368454659391488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风险,并有助于维护整体的胃健康。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罗忠光
罗忠光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