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婷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
胎儿肠管强回声的解读
965人已读
肠管强回声
1990年,Nyberg等和Persutte最早报道了胎儿肠管强回声。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肠管回声与临近骨质回声一致时,方町诊断肠管强回声。肠管强回声可分为局灶、多灶或弥散强回声3种。检查胎儿肠管强回声时,探头频率不应高于5 MHz.一旦可疑肠管强回声,应逐渐降低超声增益,直至只可见骨和肠管为止。有学者提出肠管强回声的分级方法,用于减小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差异。Slotnick和Abuhamad将肠管强回声与髂嵴回声强度对比,分为3级:1级指肠管回声强度低于髂嵴;2级指肠管回声强度与髂嵴相同;3级指肠管回声强度高于髂嵴。2级和3级肠管强同声与染色体非整倍体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更密切。
妊娠中期肠管强回声的发生率为0.2%~1.4%。胎儿正常、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早期出cf、囊性纤维化、先天性病毒感染或地中海贫血等情况下均有可能发生。Bromley等研究发现,妊娠中期仅0.6%的胎儿可见肠管强回声;但21-三体胎儿中约15%存在肠管强回声。Sepulveda和Sebire研究发现,肠管强回声胎儿中,约35%存在病理改变。妊娠早期出血时,由于胎儿吞入液体,也可能导致肠管强回声。如果发现肠管强回声,需要对胎儿进行细致检查,建议行羊膜腔穿刺,以确定染色体核型以及有无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和细小病毒感染,并应同时检查母体是否近期有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感染。因可能同时存在胎儿生长受限,推荐行动态超声监测。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