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永莉
李永莉 副主任医师
隆尧县医院 五官科

正确认识耳石症

1730人已读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耳鼻咽喉科所有眩晕症的30%左右。但是由于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认知不够,误诊情况经常发生,病人因为眩晕误认为是大脑或颈椎出了问题,常常首诊于神经内科或骨科,从而造成病程的迁延,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治疗经常发生,给病人造成沉重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耳石器是人体的重要平衡器官,位于人体颞骨岩部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内,感受人体的直线加速度变化,一旦位于椭圆囊内的耳石脱落进入到半规管,并聚集呈团块状,当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就会引起耳石在半规管内流动,从而推动淋巴液的流动,刺激壶腹嵴的平衡感受器引起眩晕。耳石在半规管内流动的时间是短暂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发作通常不会超过1分钟。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定是和体位或头位的变化相关,这就提醒我们,一旦出现与体位或头位相关的短暂眩晕,应该首先想到耳石症的可能性。老年人、头部外伤、既往内耳病史、偏头痛等常是耳石症的易感因素。

耳石症可以涉及各个半规管,但由于重力和体位的关系,后半规管的耳石症最为多见,此外水平半规管的耳石症也较为常见,由于耳石所处的半规管位置不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后半规管耳石症表现为病人在躺下或坐起的时候诱发,而水平半规管则是在左右翻身时候诱发。典型的耳石症诊断并不难,医生给病人进行简便的体位试验,即可明确耳石所处的位置。从耳石症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得知,MRI、CT等一些影像学检查是没有必要的,耳石症在这些检查项目中并不能得到有利的诊断依据。

对于耳石症的治疗主要基于耳石症的发病机制,其实药物有时可以预防耳石的脱落,但不能阻止耳石的流动,这就是耳石症药物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科学的治疗方法是,把移位到半规管内的耳石,送回到它应该在的位置椭圆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耳石手法复位。我们会根据耳石所处不同的半规管采取不同的复位方式,一旦这些移位的耳石回到椭圆囊,不继续在半规管内流动,病人眩晕随即消失。

综上所述,耳石症是引起眩晕的常见病因,正确的检查手段是体位试验,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其他的辅助检查和药物治疗均是徒劳的,它也是眩晕症中唯一可以通过徒手获得治愈的疾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永莉
李永莉 副主任医师
隆尧县医院 五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