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月经的那点事”门诊最常见问题之二
月经,多了,少了;红了,黑了;提前了,推迟了……一直是门诊就诊中最常见的问题。
1.月经量是多?是少?
我们先来看看《妇产科学》教科书上对“正常月经”是怎么定义的呢:正常月经具有规律性、自限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月经经期一般为2~8天,平均4~6天。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呢?教科书上没有直接提到。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及相关指南将月经过少定义为一次月经总量少于 5 ml。
一片正常日用型卫生巾,完全湿透的话大概是20-30ml,那也就是说如果你每次月经的总量(从月经来的第1天到完全干净的总量)能湿透一片日用卫生巾,就是正常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月经量会有所减少,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太过担心。
2.月经颜色变黑是宫寒吗?
首先声明,《妇产科学》教科书里没有“宫寒”这一说!
正常的月经血是暗红色的,除了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的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和纤维蛋白溶酶,所以经血是不凝的。当经量多的情况下会出现凝血块,而当经量比较少的时候,月经血不能很快从宫腔和阴道内排出,滞留的血液经氧化后,颜色就会逐渐变深接近深棕色或黑色。
3.哪些月经的变化需要来就诊
λ 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周期小于21天或者大于35天
λ 月经经期变化:经期大于8天及以上
λ 月经量增多:月经量增多伴头晕,乏力,贫血
月经量减少:人流等宫腔手术后引起的月经量明显减少;伴有下腹痛、发热等其他症状;伴有月经周期缩短、延长,或伴有潮热、出汗、失眠等更年期症状;备孕半年~1年未怀孕。
如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诊,让专业的医生来帮你寻找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问题,还是内分泌的原因引起的问题,然后明确病因及时处理。
4. 子宫不是排毒器官,月经也不承担排毒功能
许多女生都认为“月经在,青春在”,也有很多人深信每月的月经来潮都是对体内毒素的一次清除。
那月经是什么呢?月经其实就是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调节下,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而引起的。子宫内膜是为受精卵准备的,一旦卵子受精,受精卵需要种在子宫内膜里面生长,假如月经是排毒的,那么说明子宫内膜是有毒的,有毒的内膜怎么能孕育胎儿?!
5.其他影响月经的因素
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运动过度、减肥不当、肥胖,熬夜,不规律作息等等都会引起中枢下丘脑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月经的规律,所以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作息规律及乐观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是叶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