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勇 三甲
孙勇 主任医师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骨科

如何应对老年杀手骨折-髋部骨折

4198人已读

83岁高龄的杨爷爷平时身体硬朗,生活能够自理,但是前几天下楼梯时不慎摔倒,伤到右髋部,被家人送到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救治,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骨科孙勇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认真分析了老人的病情,并请心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会诊。83岁高龄患者,而且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内还存有多枚支架……大家都意识到手术的风险非常高。

但为了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还能有质量的生活,专家团队讨论后,仍决定给老人进行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经过术前详细周密的准备,手术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切皮、开髓、复位、安装假体,历时3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第3天杨爷爷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1、什么是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是指髋关节周围的骨折,又称为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髋臼骨折等类型。

image.png

髋关节是人类直立行走的负重关节,是人体运动、协调力量转换的枢纽。所以,髋部作为身体转动时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一旦摔倒,很容易受伤。

2、为什么髋部骨折偏爱老年人?

首先,老年人反应比较迟钝,敏感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在路面湿滑或者不平的时候,一旦出现意外,就很容易摔倒,这是老年人髋部骨折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肌肉就像是骨头的防护衣,但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减弱,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肌肉就不能很好的保护身体保护骨头。

最后,老年人骨质的退化,也就是说骨质疏松使骨头的柔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承重能力也下降。哪怕比较小的旋转力也可能造成骨折。

3、为什么老年人髋部骨折容易导致死亡?

老年人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疾病,该部位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巨大,骨折一年后的死亡率高达50%,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的第三位老年人杀手。

其实,骨折本身并不可怕,骨折后长期卧床,患者因疼痛不敢活动,不敢翻身,甚至不敢深呼吸;因惧怕排便、排尿引起的疼痛,有意无意地减少食物和水分的摄入,从而引起多种致命的并发症才是死亡的真正原因。例如:

(1)坠积性肺炎,患者因疼痛等原因不愿主动咳嗽、咳痰,甚至不敢深呼吸,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这是高龄髋部骨折病死的主要原因。

(2)泌尿系感染,老年人抵抗能力差,如果伤后饮水不足,很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褥疮,由于髋部骨折后需长期卧床,老人因为骨折后的疼痛惧怕翻身移动,在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枕后部等骨突部位很易发生褥疮。

(4)肢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不活动使得血流减慢,再加上饮水少血液粘稠,而且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血管条件不好,很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血栓不仅造成下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也可能引起脑栓塞、肺栓塞。


4、老年人髋部骨折怎么办?

(1)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褥疮、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可怕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2)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假体置换(人工股骨头、全髋)或内固定手术(空心螺钉、动力镜螺钉)。

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多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方法。这类微创手术,在30-60分钟左右均能完成,大多数老年患者都能耐受。


5、手术治疗有哪些优点?

(1)骨折固定或关节置换之后,能有效消除疼痛;

(2)术后即可坐起、翻身,有利于心肺等重要器官恢复,减少并发症;

(3)有利于大小便和皮肤的护理;

(4)如果体力允许,术后早期即可在保护下下床站立、练习行走;

(5)大部分患者经功能锻炼,在2~3个月基本恢复到骨折前的活动状态。


孙勇
孙勇 主任医师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