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周光华 人已读
蝶腭神经痛又称翼腭神经痛,翼管神经痛,Sluder综合 征,1908年由 Sluder首次发现并命名。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非典型性面神经痛,发病 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
病因
目前认为蝶腭神经节遭受激惹是形成蝶腭神经痛的病因(如鼻咽部、鼻窦、岩骨、牙齿根管感染,中鼻甲肥大等)。 对于蝶腭神经节受激惹后,通过何种神经通路造成面部疼痛和血管运动反应,目前尚不清楚,临近神经 “短路”假说认为疼痛可能起源于三叉神经, 而三叉神经脊束核与上泌涎核、颈神经根发出部有重叠, 当刺激三叉神经分布区时,可能引起临近神经核团的兴奋, 致相应症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部分蝶腭神经痛患者的疼痛范围可以超出三叉神经的范围。当刺激角膜或结膜时, 神经冲动经三叉神经感觉核传送至位于桥脑下部的上泌涎 核 ,分泌泪液,这可以解释蝶腭神经痛的血管运动反应, 如流泪、鼻塞等。
临床表现
多见于30岁以上的妇女,常由月经来潮、气温变化或情绪激动所诱发。重症病人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但持续5-6日后多可自行减轻,少数病例仅有数小时的短暂发作。
疼痛部位:无特殊规律,但大多局限于病灶同侧的鼻根、眼眶、额部和颜面的下半部;或自颞部开始呈无规律地向外扩散,如向枕部或颅顶扩散, 甚至遍及全颅,也有向颈部、喉部和齿部扩散者,少数病人还可扩及到肩胛部和手指。
疼痛性质:呈持续性神经痛和伴有发作性加重。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过后疼痛可减轻但不能完全消失。疼痛性质多呈火烧感,自觉鼻腔深处、眼球后部以及头颅内部呈火烧、火熏样感觉。 压迫眼球可增强原有的疼痛
自主神经症状:病灶同侧眼结膜和鼻粘膜明显充血,鼻腔通气不良、 喷嚏不断,鼻涕和眼泪分泌增多尤为突出。
诱发因素:压迫蝶腭神经节或中鼻甲后部可使上述临床症状迅速加重; 封闭蝶腭神经节可使上述临床症状迅速消失。
其他症状:轻型或慢性病例的上述临床表现均较轻微,鼻涕和眼泪分泌增多已亦不明显,但易因继发感染而促使鼻涕转为脓性,上颌窦和眼眶内上侧常有压痛。影像学可见蝶窦炎、副鼻窦炎和中鼻甲的异常。
诊断
头面部疼痛特点
1、蝶腭神经节压迫引起疼痛加剧。
2、蝶腭神经节封闭实验阳性。
3、辅助检查发现鼻咽部、鼻窦、岩骨、牙齿根管 感染,中鼻甲肥大等证据。
治疗
病因治疗
彻底治疗副鼻窦炎。可选用抗生素、上颌窦穿刺冲洗和局部理疗等。
镇痛药物治疗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蝶腭神经节封闭治疗
用棉签沾上2%普鲁卡因,然后将棉签沿中鼻甲缓慢插入一侧鼻孔内, 直至鼻咽后面的蝶腭神经节处,通过局麻作用可立竿见影的止痛。其疗效因人而异,有长有短,有人经过一次治疗后即可痊愈,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只能维持数天至几周,而需重复进行治疗,以巩固疗效。
蝶腭神经节损毁术
蝶腭神经节破坏术治疗丛集性头痛始于20世纪70年代,蝶腭神经节射频毁损术于1988年首次报导,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丛集性头痛也用于蝶腭神经节神经痛(Sluder syn ,一种比较少见的非典型面部神经痛)的治疗。
应用解剖
蝶腭神经节 是由交感神 经纤维和副 交感神经纤 维组成的自 主神经节, 位于翼腭窝 与上颌神经 毗邻
体位:仰卧位
定点:颧弓下缘中点及其后3~5mm。
穿刺:对侧颧骨后缘前、后各0.5cm范围为穿刺针朝向标志,贴颧弓下缘针向上仰角0o或 3~5o,前倾角50~80o,刺入4.5~6.0cm,刺入时遇骨质后稍退5~10mm。
注意事项:蝶腭神经节内侧有翼丛及外上和外侧有上颌动脉的分支,穿刺时忌反复抽插针, 避免损伤造成血肿,上仰角宜小忌大。
蝶腭神经节射频毁损术中图片
聊城市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简介
功能神经外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科、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一个亚专科。学科拥有一支高层次的人才团队,现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医师10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留学归国人员1名,10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科室常规开展各种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每年完成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300余例,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及CT导引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60余例。应用立体定向设备开展脑肿瘤立体定向活检、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碎吸等技术已成常规手术。
学科技术特色项目,开展的脑起搏器(DBS)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梅杰综合症及高颈髓电刺激植物人促醒手术治疗,均形成规模,临床效果良好,在山东省同级医院中均处于先进水平。开展的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顽固性癫痫,SEEG微创精准癫痫灶定位切除术,应用视频脑电监测及术中监测系统治疗癫痫病人,能够为每一例癫痫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综合评估和规范的系统治疗。
周光华副主任医师简介
聊城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医师,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周围神经病(神经疼痛)、脑瘫、偏头痛、癫痫、脑出血、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有丰富的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脑瘫肌张力调整术,植物人促醒术、帕金森病脑深部电极植入(DBS)等手术治疗的经验。常规开展机器人(神经导航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内血肿碎吸外引流术,脑干血肿清除术及肿瘤活检等手术治疗。
本文是周光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