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头坏死早中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用换关节
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多,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分期、坏死体积、关节功能以及患者年龄、职业及对保存关节治疗的依从性等因素。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
1.保护性负重 使用双拐可有效减少疼痛,但不提倡使用轮椅。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低分子肝素,阿仑膦酸钠等有一定疗效,扩血管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3.中医治疗 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基本原则,强调早期诊断、病证结合、早期规范治疗。对亚临床期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祛痰化湿、补肾健骨等中药,具有促进坏死修复、预防或减轻塌陷的作用;对于塌陷前出现疼痛等症状的股骨头坏死,在保护性负重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利水化湿中药,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塌陷后股骨头坏死,配合外科修复手术,能提高手术效果。
4.物理治疗 包括体外震波、高频电场、高压氧、磁疗等,对缓解疼痛和促进骨修复有益。
5.制动与适当牵引适用于ARCO I、Ⅱ期的病例。
(二)手术治疗
多数ONFH患者会面临手术治疗,手术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骨移植术、截骨术等,适用于ARCO I、Ⅱ期和Ⅲa、Ⅲb期患者,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1.股骨头髓芯减压术 髓芯减压术历史久,疗效肯定。目前可分为细针钻孔减压术和粗通道髓芯减压术。其区别主要在于减压通道的直径不同,多细针钻孔减压术的孔道直径为3mm,3.5mm或4mm;粗通道髓芯减压术的孔道直径为6mm以上。专家建议采用细针(直径约3mm左右),在透视引导下多处钻孔。可配合植入材料。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或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目前属于卫生部部管的三类医疗技术,国内没有广泛开展。基于目前国内部分单位临床应用均有较好的效果,专家建议应建立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报告制度后谨慎应用。
2.不带血运骨移植术 应用较多的有经股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撑植骨等。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
3.截骨术 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截骨术以不改建股骨髓腔为原则选择
带血运自体骨移植 自体骨移植可分为髋周骨瓣移植及腓骨移植。髋关节周围带血管蒂骨瓣的选择有多种:①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膜)瓣转移术;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③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转移术;④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转移术;⑤整个股骨头甚至部分股骨颈都受到累及,可以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升支髂骨(膜)瓣再造股骨头(颈);⑥髋关节后方入路的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臀上血管深上支髂骨瓣等;⑦带股方肌蒂骨瓣(柱):髋周带血管蒂骨瓣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方法容易掌握,推荐使用:为增加股骨头内的强力支撑,在应用髋周带血管蒂骨瓣时可联合植入钽金属棒,可有效避免术后股骨头塌陷,此方法中短期疗效佳,长期疗效有待确定: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手术效果目前也较为肯定:如果适当应用此方法,疗效较佳,推荐使用:各种不同血管蒂骨瓣的选择可根据它们的优缺点、术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股骨头坏死专科主要治疗股骨头坏死、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我们采用中西医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避免发展到后期行关节置换手术。我们依靠中医中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独特疗效,针对个体化全周期的治疗,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