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丛铁川 三甲
丛铁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内侧微瓣技术是治疗某些声嘶相关病变的利器

851人已读

言语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声音质量的好坏对人的社交影响巨大。声音的形成有赖于动力器官(胸、腹)、振动器官(声带)以及构音器官(唇、舌、软腭、硬腭等)的有效配合。声带的正常振动是产生正常音质的前提。由于不适当地发音、吸烟、肥胖、咽喉反流等多种原因的存在,声带会出现可逆或不可逆的病变,从而影响发音质量,使得声音嘶哑、说话费力、语句变短等出现。最常见的声带良性病变是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任克氏水肿、声带囊肿等病变,其中声带小结又称喊叫小结,好发生于学龄儿童,多由于儿童过度的喊叫损伤不成熟的声带导致,经过适当的声音休息,在一年之内,绝大多数的声带小结可以自行消退。而对于后三种声带良性病变(声带息肉、声带任克氏水肿、声带囊肿),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很小,若明显地影响到发音质量,一般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历史很久,但涉及的手术技巧发展缓慢。从一开始的简单切除,到后来提出的外侧微瓣技术,再到如今广泛推崇的内侧微瓣技术或迷你微瓣技术,使得患者术后的发音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通过内侧微瓣技术得到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丛铁川
丛铁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