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骆泉丰 三甲
骆泉丰 主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如何治疗血管瘤及脉管畸形

3401人已读

血管瘤实际上是一类疾病,其发病的基础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良性肿瘤、以及血管和淋巴管异常增殖所形成的脉管性疾病。临床上包括以下类型:

1、血管瘤:发病于婴幼儿,有明显的快速生长期、稳定期和消退期。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色肿物,大小不一;如果位于皮肤深层,局部皮肤呈淡蓝色。无压痛,部分病儿的血管瘤表面有溃疡面。

临床治疗:

A 硬化治疗:口服药物有皮质激素和普洛莱尔;注射用药有博莱霉素、平阳霉素、皮质激素等。

B 激光治疗:主要是脉冲染料激光。

C 手术治疗:少部分血管瘤对保守治疗不敏感,血管瘤始终不消退,这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2、静脉畸形:局部呈淡青色肿物,质地软,边界模糊,大小可随体位而变化。深层的静脉畸形表现为局部肿物,挤压后体积变小或消退。

临床治疗:

A 硬化治疗和栓塞治疗 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

B 激光治疗 可选用Nd-YAG1064nm 和980nm 半导体激光治疗

C 手术治疗 局限性静脉畸形和因静脉畸形而导致的形态异常,可进行手术治疗


3、动脉畸形:病人经常因自发性出血而就诊。局部皮肤潮红,温度高,可触及明显的异常动脉波动。后期局部器官组织会发生明显形态异常,增生肥大。

临床治疗:

A 血管栓塞治疗 有多种栓塞剂用于治疗,主要根据临床需要而选择,永久性栓塞使用钢丝圈、凝胶、无水乙醇、聚桂醇等,临时栓塞使用明胶海绵

B 手术切除 动脉畸形病灶有血管趋化作用,吸引临近动脉向病灶处生长,因此有必要切除病灶。


4、淋巴管畸形:局部囊性肿物,囊的大小不一,边界模糊、无压痛。黏膜面的淋巴管畸形表现为半透明、粟粒状物,皮肤表面呈半透明片状小结节。

临床治疗:

A 硬化治疗 囊性淋巴管畸形对药物硬化治疗敏感;而黏膜面的淋巴管畸形则比较缠手,治疗后经常复发。

B 激光治疗:对于黏膜面和皮肤表面的淋巴管畸形可以选择合适的激光治疗。

C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淋巴管畸形可以采用手术切除,但是需要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症。


5、混合性脉管畸形:血管畸形与淋巴管畸形的混合发病,动脉畸形与静脉畸形的混合发病

临床治疗:与前述分类的相关治疗一样。


血管瘤治疗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区别,预后效果不一样。

2、必须掌握综合治疗技能。如激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只有具备综合治疗技能,才能胜任血管瘤的治疗。

3、防止过度治疗和消极治疗。两种极端治疗方法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把握好治疗时机。


下面是临床治疗病例治疗前后情况

病例1血管瘤治疗前后对比

1605179513.png

1605179513.png

病例2血管瘤治疗前后对比

1605179514.png

1605179514.png

病例3 动脉畸形治疗前后对比

1605179514.png

1605179515.png

病例4 动脉畸形治疗前后对比

1605179515.png

1605179516.png

病例5 静脉畸形治疗前后对比

1605179516.png

1605179517.png

病例6

1606031641.png

面部静脉畸形,在当地手术切除。来就诊时查体发现:面部仍有静脉畸形,面神经损伤导致面瘫。

1606031642.png

首先治疗血管瘤,然后面部整形(自体韧带悬吊术+自体真皮脂肪组织移植)。

术后面部基本恢复对称,血管瘤治愈。


骆泉丰
骆泉丰 主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