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约占0.5%-1%。在加拿大的一项报告中,18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为0.67/10万,其中新生儿占43%;与之相对比,在荷兰的一项报告中,成人发病率为1.32/10万,其中31~50岁的女性发病率为2.78/10万;女性产褥期CVST发生率较高,可达10/10万,约占所有CVST的5%-20%。
病变部位可原发于脑内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由于脑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多见。
60%以上患者病变累及多个静脉窦,其中以上矢状窦发生率居首位。由于脑静脉与静脉窦之间、静脉窦与静脉窦之间,以及静脉窦与颅外静脉在解剖上存在吻合、彼此沟通,当静脉(窦)血栓形成时,血栓累积范围、侧支循环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从无临床症状到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单纯大脑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少见,约占所有CVT的6%,以Labbe和Trolard等吻合静脉受累较多,可无临床表现,当局部皮质或皮质下水肿、梗死或出血时,常出现亚急性头痛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癫痫、轻偏瘫、偏盲等),多无明显颅内高压,血栓也可进展至静脉窦而出现相应静脉窦受累表现,临床易误诊为肿瘤、血管畸形等病变。从解剖结构分析,皮层静脉主要包括 Trolard 静脉和 Labbe 静脉,其中Labbe静脉是浅静脉系统的一部分,该静脉起自外侧裂,向后下汇入横窦,引流颞叶外侧面。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和大脑下静脉各支之间相互吻合。大脑上静脉中有一支较粗大,于中央沟下端附近与大脑中静脉相连接,这支大脑上、中静脉吻合支称为Trolard静脉,故Trolard静脉又称上吻合静脉。Labbe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与侧窦血栓形成类似。Trolard 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罕见,临床与影像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由于Trolard 静脉位于中央沟前后,当其内血栓形成,早期影像学多表现为血管条索状伴或不伴周围水肿,当仅有条索征时需与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而当水肿较明显时常被误诊为肿瘤而经病理确诊。
本文是赵桂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