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科就诊需知
疼痛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 胀痛:疼痛兼有胀满的感觉,如胃脘胀痛,头目胀痛。
2. 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以头部和胸胁脘腹部为多见。
3. 走窜痛:指痛处游走不定,位置不断变换,如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4. 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
5. 灼痛:指疼痛有烧灼、灼热感。
6. 绞痛:指疼痛如刀绞。
7. 重痛:指疼痛伴沉重感,似乎有东西约束住的感觉。如感冒出现的头痛。
8. 隐痛:指疼痛轻微,尚可忍受,但绵绵不休。
9. 酸痛:指疼痛兼酸软,常见于四肢腰背的关节肌肉等处。
10. 掣痛(牵扯痛):指疼痛伴抽掣牵引感,多有一处疼痛连及其他处。
11. 跳痛:随着脉搏的搏动一跳一跳的痛,通常是偏头痛的特点。
不要慌张,按顺序精准描述你的痛
1、个人信息
包括年龄、从事工作,以及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或做过什么手术,是否在服用某些药物等等。不要以为医生在闲聊,其实只是在更全面地了解你的生活及工作等环境因素,从而排查可能存在的病症。
2. 疼痛详细部位
如果无法描述精准的位置(如小腿前侧等),直接用手指一指即可。下载图片,在图上标出各疼痛、不适、麻木等区域有助于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



3. 痛了多久
可以记录自己的疼痛起始时间,告诉医生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痛了多久。
4. 什么程度
可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指数分级表描述自己的疼痛,并告诉医生疼痛发作的频率,是否持续性发作,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痛。

轻度疼痛: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度疼痛,但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
中度疼痛: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重度疼痛: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静剂。
5. 疼痛的可能诱因
当时是怎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疼痛,有没有诱发疼痛的原因?比如吃饭时痛,某个动作时的痛,风吹、接触、温热、寒冷、劳动、酒、其他等等。
6. 缓解与加重
什么情况下缓解?比如安静、温暖、服药、体位等;什么情况下加重?如寒冷、饮酒、翻身活动、咳嗽、行走、轻轻触摸等。
7. 检查经历
你曾经做过什么检查( X 光、核磁共振等),如果有,要带上报告和胶片。是否服用过何种药物,以及推拿、针灸等其他治疗后效果如何?这会关系到医生对你后续治疗方案的决策。
8. 伴随症状
在疼痛的同时,是否合并有发热、麻木、无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变形、晨起僵硬等?比如疼痛伴有麻木,往往提示有神经压迫可能,双手关节疼痛伴肿胀、晨起僵硬往往提示有类风湿关节炎可能。
9.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睡眠障碍、大小便问题、结核病、肿瘤病史等都会影响病症的判断与治疗策略,所以要如实以告。有过敏的药物或使用副作用非常大的药物吗?
10. 季节、气候对疼痛是否有影响
虽然医生精通自己的专业技术,但如果无法准确地向医生描述疼痛,那么再高明的医生也会感到无从下手、爱莫能助。越早说清楚,更能帮助医生进行诊断,让自己少遭点罪。
做专业的病人,看专业的医生,不要让你的痛,没人能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