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旭东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尿失禁与尿潴留
1307人已读
尿失禁与尿潴留,这两个“尿与不尿,都是问题”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怎么造成的呢?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由于神经性病变导致膀胱、尿道的储尿、排尿功能失常,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即为神经源性膀胱。
为什么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见于40%~80%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仍有约25%的发病率。糖尿病周围神经受损,均可导致支配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累及支配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导致逼尿肌反射及收缩力减弱或消失、尿道内外括约肌控尿能力减低,造成排尿困难或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逼尿肌反射亢进(因无抑制性收缩引起),主要表现为患者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部分患者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的分类:
Ⅰ度: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漏尿;
Ⅱ度:在行走,上楼梯出现漏尿;
Ⅲ度:站立时或由躺着改为站立时出现漏尿。
二是逼尿肌无反射(患者排尿时膀胱颈部不能或不充分张开),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常见的就是感觉到膀胱坠胀感,想尿的时候尿不出,严重时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就像一个坛子,尿液满了就溢出,再严重者出现肾积水等。除排尿症状外,还伴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本文是李旭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