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先兆流产保胎之一二三
很多孕妈特别是有过流产失败经历的孕妈一旦发现自己怀孕了就会处于高度紧张战备状况,各种担心,各种小心。倘若再有一点点的淡红色阴道出血那就更不淡定了,立刻大补黄体酮,自此卧床不起,直至分娩结束。结果生完宝宝自己肌肉都萎缩,路都不会走了,损失惨重。
其实,自然流产的病因是很复杂的,一半以上的流产的发生是偶然事件,是染色体新发突变所导致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它还有母体免疫学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易栓因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女性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以及内分泌异常都可以造成胎停育。胎停育、流产发生的时间越早,胚胎本身就有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情况用多少剂量的黄体酮都是无济于事的。大概只有5%左右的胎停育是因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减退、排卵障碍等内分泌因素影响孕酮的分泌,造成孕激素不足,需要适量补充黄体酮“保胎”观察。
早孕期评估胚胎发育的方法主要有两个:超声和血β-hCG的监测。早孕期血β-hCG水平反映绒毛活性,β-hCG在5000以下的时候大概隔天翻一倍;5000-一万隔两天翻一倍;血β-hCG在一万以上的时候,每天大概增长4000;血HCG在10万以上的时候HCG基本处于一个平台期,这时候主要靠超声来监测胚胎发育。超声检查是判断早期妊娠结局的“金标准”。建议于孕6~7周时行首次超声检查,如见异常应每隔1~2周定期复查,根据孕囊大小、胚芽发育、心管搏动以及卵黄囊等情况综合判断胚胎发育是否正常,避免盲目保胎。一般认为孕囊平均直径达25mm,仍未见胚芽,胚芽7mm以上仍未见心管搏动者,均预示流产不可避免。
而一些孕妈妈心心念念的孕酮其实是妊娠黄体分泌的一种孕激素,能够促使子宫内膜蜕膜化,以供胚胎良好着床条件,还能降低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起到“安胎”的作用。但孕期孕酮的水平无法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和预后。孕早期孕酮呈脉冲性分泌,时高时低,水平波动很大,有时甚至可低至5ng/ml。孕酮在孕6-10周的范围中基本处于一个平台期,在孕7-9周时还会出现生理性下降,然后再回升。所以即使测到孕酮值低,也并不说明胚胎发育异常。
对于仅有1次流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如无特殊异常及临床表现,无需采取特殊治疗措施,仅一般对症处理即可,不用全程卧床,一般日常活动都是可以的。如果连续发生两次以上,就称作复发性流产了。应该寻找病因,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在刚怀孕时有些孕妈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表现为内裤上有点儿淡红色血迹或者少量红色、褐色分泌物,一般都没有腹痛,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正常的,不用太紧张,这是因为胚胎植入子宫内膜时会碰到微小血管而出现少量出血,一般2-3天就干净了。而怀孕后盆腔处于一个充血状态,小腹有点儿坠坠涨涨的感觉也是正常的。当然,出血越来越多甚至跟月经量一样,同时伴明显腹痛就需要尽快就诊看医生了。
总之,说别人挺容易,轮到自己也要淡定啊!希望孕妈们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生下健康漂亮的宝宝。
本文是王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