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燕 三甲
张燕 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四两拨千斤,泡脚治失眠

1331人已读
mmexport1606789846853.jpg

“医生医生,我最近压力很大,睡不着觉,我想调理一下,但我身体很虚,不想吃中药,也很恐惧针灸,还有别的方法吗?”最近,来了这样一位患者。在不愿意针灸、吃中药的情况下,中医结核科的医生还是想办法让他睡上了“安稳觉”。而使用的方法,就是传统的中药浴足。

使用中药浴足,一方面,可以通过泡洗揉搓脚部,给足部穴位一些良性刺激,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调和脏腑、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的作用。另外,由于浴足后足部的气血运行加快,能引导头部和上身的血下行至足部,起到“引火归元”的作用,从而达到宁心安神、加快入睡、改善睡眠的功效。另一方面,中药药液中的有效成分还可通过足部的腧穴循经直达病灶部位,起到治病和保健、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效果。《黄帝内经》说,“阳入于阴则寐”。意思是说,阳气收敛,入于阴血,就能安稳入睡。

失眠之症,原因众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忧思多虑、用脑过度,暗耗心肝阴血所致。据报道,我国成人约10-20%患有失眠症,失眠已经是一个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几个泡脚的药方:

药材: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功效:疏肝解郁,调节情志,安神助眠

药材:玫瑰花10克,酸枣仁30克,石菖蒲30克,远志30克。功效:除烦解郁,养血安神。适合肝郁血虚、难寐易醒之人。

药材: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生姜15克功效:温阳行气,祛湿化痰,以调畅全身气机,有助睡眠。

那么中药浴足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空腹时不应浴足。浴足过程中人体会发热出汗,消耗热量,空腹时人体糖元贮量较少,容易因血糖过低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2饱餐后不应立即浴足。饭后人体血液会向胃部集中,以便消化食物,饭后立即浴足,由于温热刺激会使人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供给消化系统的血液会相对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久之会引发胃功能障碍,造成消化不良。

3浴足环境要注意防风保暖。不可在风口或温度太低的环境下浴足,以防引发感冒和慢性腰腿疼痛。

4浴足场所和用具要卫生。不可在低档非专业的足疗店泡足,不可多人共用一盆,防止脚癣、疥疮、肝炎等传染病毒通过浴足传染。

5不可浴足过勤,不可浴泡过久,不可浴足后用力搓擦皮肤,防止损伤皮肤。否则,轻者造成皮肤干燥、粗糙、皮屑增多,重者会损伤皮肤,降低皮肤防护能力引起细菌和病毒感染。

6儿童不宜中药浴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脏腑功能、各组织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不稳定,经常中药浴足会影响儿童的发育成长,甚至会给神经系统和血管的发育带来危害。

7孕妇不可中药浴足。但可用热水洗脚,水温不可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8以下疾病患者不宜中药浴足: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热期患者;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者; 疮疥等皮肤局部感染者及足部皮肤有破损和烧烫伤者;上消化道出血及月经过多者,有出血倾向者;极度疲劳及严重醉酒者。

9如有条件,请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开具中药浴足处方,可以更加对证,效果更加。


张燕
张燕 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中西医结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