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超声
盆底的肌肉和韧带
像“弹簧床”一样
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
除了使这些脏器维持正常的位置之外
还参与了控制排尿、排便
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项生理活动
盆底肌一旦受损
就容易发生尿失禁、子宫等盆腔脏器脱垂
还会出现性冷淡、性交疼痛等......
肥胖、做盆腔手术、绝经...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弹簧床”变松
其中,怀孕生娃
是让盆底肌受损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顺产
由于胎儿是经阴道出生
会对盆底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弹簧床"的损伤,盆底超声告诉你
什么是盆底超声?
盆底超声就是应用超声探头经会阴部来观察盆底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盆底修复术前、术后及盆底康复疗效的评估。

盆底超声检查适应症
1.产后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咳嗽、大笑或用力出现漏尿情况;尿频、尿急、排尿间隔小于2小时,夜尿增多;
2.排尿困难:指膀胱内尿液排出障碍,排尿费力、排尿延迟,尿潴留;
3.排便障碍:由于盆底肌、肛门括约肌协调功能障碍导致排出粪便受阻,长期便秘;
4.盆底脏器脱垂:最常见的是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同时伴有腰骶部酸痛、下坠感;盆腔易感染;
5.妊娠及分娩后盆底功能评估,观察产后盆底肌群修复状况等。
6.各类脏器脱垂和/或尿失禁手术前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
7.各类脏器脱垂和/或尿失禁手术后的检查及手术疗效评估(如阴道壁修补术、吊带及补片等手术前后)。

盆底超声检查优势
目前,盆底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膀胱尿道造影、动态排粪造影、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现在造影已经很少做了,主要还是做MRI及超声的检查。超声检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无辐射、无创伤;无造影剂引起的感染过敏;经济快捷;可重复性高;患者易于接受;应用超声可以动态观察盆底的变化,指导患者正确的完成缩肛及Valsalva动作;超声检查获取数据后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以便取得更加清晰的图像。

盆底超声检查的内容

一、静息状态:
1.膀胱残余尿量;
2.逼尿肌厚度;
3.尿道倾斜角;
4.膀胱尿道后角;
5.膀胱颈位置;
6.膀胱、子宫、直肠位置;
7.观察尿道内口有无开放呈漏斗形,尿道周围有无囊肿、肿瘤或憩室等。
二、Valsalva动作:
1.膀胱颈下降距离;
2.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形成;
3.尿道旋转角;
4.膀胱尿道后角;
5.膀胱、子宫、直肠下降位置;
6.直肠膨出的高度。
三、缩肛动作:
肛提肌活动度

盆底超声检查前准备:非经期,检查前需排空大便,适度充盈膀胱,膀胱内尿量<50ml(建议检查前10分钟左右排空小便),取膀胱截石位,医生会用腔内探头进行操作,听从医生的指令配合做好缩肛和用力即可。
盆底超声检查禁忌症
1.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
2. 产后恶露量多时或月经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