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陶琳 三甲
陶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萎缩性胃炎,中医如何逆转“萎缩”

3486人已读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老年人很多是生理性的,年龄大了,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胃黏膜萎缩,也有病理性的,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大家为什么会害怕呢?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谈“癌”色变的今天,谁都会担心自己的萎缩性胃炎会不会癌变。

我们拿到的胃镜病理报告单,除胃黏膜萎缩外,还可见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的描述,这两种病理改变经常和黏膜萎缩同时出现。一个完整的报告还会明确以上三种改变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萎缩、肠化和非典型增生,有的人是一种或二种,有的人三种都会出现,只要有一种存在,都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但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癌前病变,只有到了重度肠化,或者中重度非典型增生时才归入癌前病变范畴。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或“胃痛”范畴。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胀痛,或仅有饱胀等不适感,多在进食后加重。可以伴有食欲减退、嗳气、乏力、消瘦等症状,当然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包括: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神经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等。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缓解病情,重点在于定期复查胃镜,监测萎缩肠化等病变的动态变化,一旦出现早癌,可以早期发现,及时针对治疗。从临床效果上看,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更理想,中医治疗能使部分患者萎缩的胃粘膜获得不同程度的逆转,甚至治愈。相当于关口前提,使许多患者免受年年复查胃镜的煎熬之苦。不但病情得到控制,心理上也得到很大解脱。这也是很多医生强烈推荐选择中医疗法的原因。

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辨病论治与个性化治疗相结合

2、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 标本兼治,调理为主

4、 副作用少

对于萎缩性胃炎,中医认为属于“胃痞”“胃痛”,虽然治疗强调一人一方,辨证治疗,但根据基本规律,常见有以下几种分型:脾胃湿热型;肝胃郁热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般都属于“老胃病”,从浅表性胃炎发展下来,病史都会有十几年甚至数十年,通常都表现复杂,往往几种证型会错杂出现,治疗时根据患者主要症状和其他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予以治疗。

典型病案:(以下为患者自述)

2016216日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诊断为:胃粘膜慢性炎伴肠化。主要症状是:早饱、腹胀、恶心、消化不良,人瘦了十多斤。四年来,先后看大夫十多个,名老中医也看过,有名西医也治过,吃西药中药没断,一年一次胃镜复查,结果还是治不好慢性萎缩性胃炎。无奈之下,2019830日,我去北京中医院挂号知名专家陶琳老师看病。吃了一副药就感觉胃挺舒服;吃了一个月药胃不疼、胃不脹了;吃了三个月药消化好转,吃饭香了;吃了六个月药胃病好了,人也胖了。20201020日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多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好了,萎缩性胃炎逆转为浅表性胃炎。当拿到胃镜检查诊断时,我高兴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年的苦闷,多少次的折磨,这一刻竟一扫而光,心中由衷感激治好我胃病的大夫……


陶琳
陶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