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月宝宝乳房增大是性早熟吗?
近日门诊遇到几例特殊的女宝宝,都是因为乳房增大来就诊,家长以为孩子是性早熟,焦虑万分。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乳房发育了?真的是性早熟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在人体内有一个调控性腺发育的系统,被称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Gn),从而来控制性腺的发育。
胎儿期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被抑制,胎儿体内性激素浓度很低。 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对婴儿的抑制作用突然解除,但此时婴儿自身对此“轴系”的调控尚未稳定,婴儿体内的促性腺激素短期内分泌增加,引起性器官的发育,出现类似青春期的表现,称为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
微小青春期持续的时间男女有别,男婴从出生到6个月龄,表现为阴茎勃起、睾丸增大。女婴的微小青春期持续时间略长,从出生到约2—3岁,主要表现为乳房增大,在新生儿甚至会出现乳头溢液、阴道流血。
微小青春期的形成是由于婴儿出生后由宫内向宫外转变,而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短期激增的结果。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也是有自限性,到一定时间自会消退,所以这种微小青春期的乳房增大并不是性早熟。
当然,如果孩子2岁后乳房仍在持续增大,就需要谨慎了,这时就需要做一些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性早熟。真正的性早熟不只是乳腺发育,还包括子宫卵巢的发育,骨龄超前,身高增长加快等表现。
婴幼儿乳房发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饮食方面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食物?
对于可引起性早熟的食物传言很多,有人认为养殖的鸡鱼、催熟的果蔬,蜂蜜、蜂王浆以及大豆制品等可能会引发性早熟,但均无确切依据,多数研究显示关联不大。
目前明确可引发性早熟的物质有农药和增塑剂,依据确切,因此这两方面才是真正需要回避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