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良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腹壁整形

【刀锋论坛—腹壁】产后腹壁松弛症之腹直肌分离问题

发表者:陈元良 人已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妈妈本想着怀孕后长大的肚皮,会随着孩子出生后恢复原样,但是生产后人瘦了而肚皮仍然松松垮垮。这是为什么呢?

女人生产体态变化最明显的部位就是在腹部。

怀孕之前的女生,可能会有一个A4腰,可能会有人鱼线,但怀孕之后,女生往往为了胎儿的健康成长,会遵循医生的建议:加强营养。先前辛苦保持完美的腹部,会随着丰富营养的摄入及生长的胎儿,不断增大,直至小孩子的出生。

爱美是女生的天性,生完小孩子后,有的女生又会选择节食、锻炼,想恢复怀孕前的A4腰,重新锻炼出人鱼肌。但我们看到很多产后妈妈,身材恢复的不错,哪里都瘦了,就是肚子还是松松垮垮,那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因为分离的腹壁肌肉----腹直肌并没有恢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导致这样的根本原因——腹直肌分离

有数据统计,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发生率为90.8%

(一)什么是腹直肌分离呢?

腹直肌分离是指双侧腹直肌从腹白线位置分别向两侧进行分离,且分离距离大于 2 cm

腹直肌分离是妊娠不可避免的一种并发症。在妊娠的过程中,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需要的空间也越来越多,胎儿会一直向前顶,使腹白线延伸变薄。到妊娠后期,胎儿会顶着腹直肌向两边撑开,离开腹直肌鞘,产生分离。


(二)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危害呢?

1.肚子松松垮垮,影响美观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很少能自行愈合,使腹腔内脏器向外膨隆,同时随着产后腹壁脂肪增厚,变成了青蛙肚:腹部膨隆、增厚,形成悬垂腹。

2.腰背痛

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越小,导致腰背部的疼痛。

3.内脏器官下垂

腹壁肌肉功能减退,增加内脏下垂和盆底松弛的风险。

腹直肌分离症不仅影响美观,还会造成产后腰椎前凸,并由于腹压减小造成内脏器官移位下垂,从而出现重心前移,而腰背肌肉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会痉挛性紧张,从而导致腰背骨盆酸痛。

(三)怎么诊断腹直肌分离?

国内外诊断腹直肌分离方式多样,包括卡尺、触诊、卷尺、超声、CTMRI等;而我国临床诊断腹直肌分离多以腹部触诊法进行检测。

应用腹部触诊法测量时患者为仰卧位,双膝弯曲约90°,脚掌平放,腹式呼吸,呼气时将头和肩抬离床面,然后将手指轻轻下压,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根据可插入手指的数量来判断腹直肌分离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两指)

需改善:2-3

需就医:3指以上

图片1.jpg

国外相关研究推荐超声作为评估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表明超声测量结果可作为测量腹直肌间距小于3.0cm金标准

微信图片_20201126155802.jpg

这是未产妇正常腹直肌的图像,两侧腹直肌紧靠在一起,中间是腹白线的声像。


微信图片_20201126155809.jpg

这是一位产妇产后的腹直肌的图像,可以看到腹直肌距离增加,中间的腹白线变得菲薄。

通过超声对腹直肌的观察及相关测量,我们可以获取腹直肌间距等相关精确数据,便于临床疗效评估。

(四)怎么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

产后一定先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检查有无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松弛等。产后应该康复哪些部位,先康复什么,后康复什么,让医生根据你的个人情况来为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也会教你科学的家庭恢复动作,不能随意锻炼,以免造成腹直肌进一步分离。

产后1年之内腹直肌分离宽度小于3指的,经过常规的腹部锻炼可恢复正常,而产后1-2年内仍超过3指的建议手术进行治疗。

1.物理治疗

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同时可以有效的放松腹斜肌的紧张。

2.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以筋膜放松为主,也可针对性地对于膈肌、盆底、腰骶和胸腰部分腹壁肌肉进行放松。

3.运动治疗

包括有呼吸训练、结合腹式呼吸的桥式运动,以及核心训练。

4.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中医针灸疗法中一个有特色的独立分支疗法,能刺激腹直肌收缩,促进分离的腹直肌愈合。

5.手术治疗 腹壁分离症手术的目的是使分离的腹直肌复位(视情况加强腹外斜肌腱膜),并切除部分松弛下垂的腹部皮肤(有些腹壁松弛严重的女性可能需要行脐部的重置术),从而达到收紧腹壁,改善腹部形态的目的。

对于只有少部分腹部脂肪较多、腹肌松弛,但没有皮肤松弛的患者适合进行内镜腹壁整形术,皮肤软组织过度松弛者不适合行内镜腹壁整形术,否则只会加重皮肤松弛状况,而不得不随后做多余皮肤切除。对于满足上述适合条件的患者,内镜腹壁整形术效果满意,瘢痕也不明显。


图片2.jpg


本文是陈元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