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腹直肌的折叠收拢。
刘宾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03日 24 0 0 -
腹直肌分离那些事———腹直肌分离的自我锻炼
腹直肌分离作为产后经常困扰宝妈们的常见问题之一,可能会给宝妈们带来诸多烦恼,如体型走样,腰酸背痛,腹部疝气等等。所以一旦发现腹直肌分离,怎么自我调整和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势必就成为了宝妈们最为关心的事了,接下来在这里,我就为大家一一解答。首先,我们来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注意的:1、避免有躯干弯曲、扭转的动作都不可做,如仰卧起坐、卷腹、侧向卷腹,反向卷腹等。2、避免提重物。3、合理控制体重。4、束腹带对于腹直肌分离帮助不大,长期使用、绑的太紧,反而增加脏器脱垂风险。5、腹直肌分离三指以上,避免做平板支撑。 注意以上这些生活细节,有助于宝妈们避免腹直肌分离的加重,缓解病情,但是要促进分离的恢复,还需要通过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1、跪姿收腹宝妈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吸气时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收腹,每组重复10-15次,每次锻炼2-3组。2、跪姿伸腿宝妈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呼气时右腿慢慢后伸,吸气时不动,再次呼气时慢慢把腿收回,重复5次后,换另外一侧,每次锻炼2-3组。3、仰卧抬腿仰卧时双腿弯曲,双脚与髋同宽,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慢慢抬腿,膝关节弯曲90°,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每组重复6-8次,每次锻炼2-3组。4、站姿收腹保持中立位靠墙,后脑、背部、臀部贴墙,呼气时腰椎尽量贴在墙面,吸气时还原,每组重复10-15次,每次锻炼2-3组。 以上就是关于腹直肌分离的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方法本身不难,重点在于坚持,相信宝妈们在的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下,腹直肌分离所带来的烦恼必将一去不回。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争议,联系删除)
邵嘉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16日 196 0 3 -
谈谈产后腹直肌分离
门诊有一位怀孕39周的孕妇,既往有过剖宫产手术史,准备做第二次剖宫产手术。在手术前,她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是这次怀孕前的腹部照片,肚脐下方腹直肌中间有一条纵行的沟槽,宽度大约4cm,患者觉得腹直肌之间的分离影响了体态美观,她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再次剖宫产的同时帮助她修复腹直肌分离。在这次剖宫产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再次妊娠、腹直肌分离已经比之前更加严重,我尽量把双侧腹直肌拉拢在一起,用1号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修补,保持松紧适度的张力。现在患者产后6周了,还比较满意矫正后的腹部外观。其实我们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分娩后腹直肌分离的患者,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如何?目前,产后腹直肌分离通常认为是妊娠和分娩等因素导致产妇的腹白线(位于腹部正中线上、两侧腹直肌的腱膜相互交叉形成的一条白线)被拉伸变薄,使原本并列邻近的腹直肌从中线向两侧分开。这在妊娠期和产后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最早在怀孕14周即可出现,孕21周时大约1/3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随着孕周增大、子宫增大,分离逐渐加重并延续到产后。研究显示,妊娠后期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6%-100%,产后6周发生率为50%-60%,产后6个月为39%-45%。大多数腹直肌分离能在产后1年自然恢复,但也有少数患者症状会一直持续。为什么会发生腹直肌分离?临床上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病因有以下一些共识。①妊娠生理结构的变:子宫增大使腹腔内压力不断升高,腹部肌肉被逐渐拉长,肌肉变薄、张力松弛、强度下降,前腹部肌肉和筋膜的保护支撑作用减弱。②妊娠期激素改变:孕期松弛素广泛作用于肌肉、韧带和筋膜组织,使组织变的松弛延伸,为子宫增大创造空间,有利于分娩,但同时也减弱了前腹部肌肉的强度。③妊娠期和产后过度肥胖会导致前腹壁肌肉出现脂肪浸润,肌肉收缩功能和支撑作用减弱。但孕期过度节食、营养不良也会造成机体肌肉的弹性和强度下降。④分娩方式:剖宫产过程中会向外拉开两侧的腹直肌,牵拉会直接造成腹直肌的损伤和分离,剖宫产比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⑤分娩时的年龄大、巨大胎儿、多胎妊娠、分娩次数多、产褥期持续负重(如抱孩子)、产后缺少运动锻炼等也会增加腹直肌分离的发生几率。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影响? 腹直肌分离严重会导致前腹壁的力量减弱,导致腰背部肌肉过度代偿,造成腰背部肌肉疲劳或损伤,有些患者会有腰背疼痛的症状。也有患者感觉腹部收缩力量不够,腹部松弛,有下坠感,甚至不敢活动和锻炼,这些都对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腹直肌分离导致下腹正中区域皮下组织缺损,周围脂肪转移堆积,造成外形的改变,这是很多女性非常介意的。中重度的腹直肌分离会使产后女性站立时腰围增大、出现腹型肥胖、悬垂腹,甚至有人被误认为还处在妊娠期。这严重影响了体态美观,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生活质量降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分为非手术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电刺激治疗适用于有腹部塑形要求的产后轻度腹直肌分离患者(分离程度在2-3cm)。通过逐步调节的电流刺激,使患者感受到肌肉收缩但不引起疼痛。手法按摩穴位推拿也是治疗腹直肌分离的常用的疗法,是临床上疗效最为肯定的康复治疗手段。其实多数产后6周的患者检测腹直肌间的距离都>2cm~<3cm,这时机体还处于生理性恢复阶段,产后6-8周是物理康复治疗的最佳窗口期,通过居家核心肌群针对性运动锻炼、综合性物理康复治疗,大多都能有所恢复。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重度腹直肌分离并伴有严重腹部形态改变的患者,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把握,一般在腹壁外科或整形外科进行。如何预防腹直肌分离? 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工作应该从怀孕前就开始着手,比如孕前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加强核心肌肉群的日常锻炼等。孕期应该注意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既要避免过度肥胖也要预防营养不良,控制胎儿体重增长在正常区间内,避免巨大儿的发生。孕期还要控制血糖,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孕期也要根据自身情况保持适量的运动,给肌肉适度的刺激,这样也有利于阴道分娩的体力储备。要避免无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术中应尽量一期修复拉开的腹直肌,通过缝合让分离的腹直肌并拢,这样有助于恢复腹直肌的解剖位置和强度。产后应避免负重和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比如长时间抱孩子),建议尽早恢复居家锻炼,必要时可以早期进行物理康复治疗,这些都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马珂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19日 116 0 1 -
如何科学地改善腹直肌分离?
如何通过物理疗法提高腹部力量、耐力,合理地锻炼腹直肌。首先,给大家展示3个正确的训练方法要点:1.仰卧,双臂伸向两侧,手掌平放在地板上。弯曲膝盖,将双脚并拢放在地上。骶骨轻轻贴在地面上,以确保持正常的腰椎曲度。吸气时,肚子两侧发力向外鼓起、骨盆内侧发力向上鼓,吐气时依旧保持鼓的力度。注意正常呼吸。坚持30秒,逐渐增加时长到1分钟。在此基础上,如果肚子发力保持得好,可以进阶做下一个动作。2.仰卧,双臂伸向两侧,手掌平放在地板上。将双腿抬到桌面位置(膝盖弯曲90度,小腿平行于地面)。保持左腿稳定,吸气以缓慢将右脚跟放低到地面。保持腹部侧面和骨盆内侧肌肉的张力并呼气,使您的腿回到起始位置。继续交替进行5次完整重复3.仰卧,将双腿抬高至桌面位置(膝盖弯曲90度,小腿与地面平行)。笔直地举起手臂,将指尖指向天花板。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将右腿和左臂向下放。一旦感到失去了核心控制,就停下来,缓慢回到原位。交替两侧,每侧继续进行5次重复。
商河县中医医院妇产科科普号2023年02月09日 76 0 2 -
腹壁整形
崔鑫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17日 91 0 1 -
产后腹直肌分离及肋骨外翻纠正
上段腹直肌的分离与产后肋骨外翻息息相关,隆起的肋弓会牵拉食管,导致贲门括约肌收缩功能障碍引起胃食道返流。治疗:步骤一:胸椎、肋骨结构性整骨;步骤二:胸廓旋转调整;步骤三:PRI训练~膈肌+腹斜肌协调性训练盲目的通过机械按压使肋弓变平,都是不科学的,反而容易激惹内脏筋膜产生不适感。
沈亚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 160 0 0 -
您好,16岁腹直肌拉伤一年半,还偶有疼痛,怎么办?谢谢
雷晓辉康复 科普号2022年11月03日 33 0 0 -
腹直肌分离
崔鑫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22日 128 0 0 -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腹直肌是前腹壁的一对束状肌肉,起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止于耻骨联合,构成前腹壁的一部分,具有支持和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稳定的作用。当两侧腹直肌之间距离不断扩大和分离,超过2.0cm或超过2指宽度时称为腹直肌分离。介于2~3指为轻度,3~4指为中度,>4指为重度。腹直肌分离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问题,如腹部不适、腰背部疼痛、脏器脱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病因 引起腹直肌分离的原因主要与妊娠相关,包括妊娠后子宫不断变大导致腹腔内压力逐渐增加,激素作用下腹部肌肉逐渐松弛。另外也和一些代谢性疾病、先天性腹壁发育障碍有关。因此针对病因,比如控制饮食、体重,这样能更好地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发生。2.如何诊断和检查?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方法较多,临床上常见的测量方式是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两侧膝盖弯曲90°,脚掌平放在床面上,手臂放在身体旁边,检查者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同时嘱患者头部及肩部稍抬离床面,感觉到两侧腹肌向腹肌中间挤压手指,根据腹肌中间能插入的手指数目,来测量两侧肌肉之间的距离。目前在临床中也选择B超、CT及MRI检查作为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方法。3、目前的治疗方式?3.1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方式主要为腹部核心力量的加强,例如平板支撑、站姿收腹、跪姿伸腿、跪姿收腹、仰卧抬腿、仰卧蹬腿等。通过腹部锻炼可以训练到腹部的每块肌肉,特别是可以训练到腹横肌,由于腹横肌、腹直肌、腹白线之间有筋膜紧密连接,因此腹横机的收缩可以将两侧的腹直肌拉拽到一起,减少腹直肌分离,增加腹部力量。 3.2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的一种治疗方法。仿生物电刺激通过影响运动皮质兴奋性,激活更多的Ⅱ类神经纤维,使得更多肌纤维参与肌肉收缩,进而使肌肉力量变得更强。3.3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腹直肌分离疗效可能更确切,但因存在手术并发症的问题需谨慎选择,一般推荐重度腹直肌分离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在进行非手术治疗后仍无效再考虑实施。大多采用微创手术下的补片修补术,具有住院天数短、出血少、伤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李绍春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5日 170 0 2 -
妙手回春,重塑腹部颜值巅峰,精湛医术,拯救濒临崩溃产妇 小记:产后腹直肌分离完美修复
原来,34岁的黄女士发现生完双胞胎儿子后她的肚子仍然膨隆,腹部松弛褶皱并且严重下垂,像80岁的老妪,原本以为经过时间的推移能够慢慢恢复,但是却发现越发严重,便在生产的医院就诊,诊断为"产后腹直肌分离",并予仪器进行腹直肌修复,每日辗转于医院修复近半年却未有起色,黄女士看着自己产后近一年仍然如孕期五个月大的肚子,在肚子中间自己甚至可以塞进自己的拳头,她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与痛苦之中。黄女士在网络上查询到可以用手术的办法修复,经过不断咨询,得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的手术精湛,声名在外,于是多方打听找到了肝胆胰外科、疝外科科副主任刘国忠教授,刘教授热情的接待了她,并告诉她不要气馁,我们有信心有办法解决,黄女士终于找到了希望。刘国忠表示:黄女士的腹直肌分离是比较严重的,要想修复好并且使之后的腹部的手术伤口美观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但要纠正肌分离,还要切除多余的冗长皮肤进行塑形。在术中刘教授为黄女士进行了“腹直后鞘折叠加强缝合+腹直肌肌后Sublay补片修补+脐部上移重建+腹部马甲线重建+下腹部皮肤整形”手术,充分利用原来剖腹产的切口进行重塑,使腹部伤口(裤腰线以下)更更美观,尤其时脐部的上移重建,堪称经典!过程虽然辛苦复杂,却能够使黄女士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一个正常的美观的腹部。手术了进行了整整三个小时,非常成功。术后一周,黄女士便顺利出院了,看着自己已经恢复不错的腹部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说:“太感谢你们了,在我身处绝境时给了我希望,不断的鼓励我,现在肚子恢复的这么好,真是妙手回春啊”。
刘国忠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07日 488 0 0
腹直肌分离相关科普号
韦元强医生的科普号
韦元强 副主任医师
宿州市立医院
整形外科
168粉丝8.8万阅读
阳柏成医生的科普号
阳柏成 主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
48粉丝1万阅读
常毅医生的科普号
常毅 主治医师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整形外科
218粉丝9.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庆峰 主任医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疝和腹壁外科
疝 99票
小儿疝气 16票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 5票
擅长:疝和腹壁外科、小儿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尤其擅长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包括: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成人腹股沟疝、股疝、腹壁切口疝、脐疝、腹直肌分离症、腰疝等;对疝外科疑难复杂、急危重症拥有丰富治疗经验,包括:腹壁肿瘤切除和腹壁重建、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膈疝、造口旁疝、闭孔疝、盆底会阴疝、脐尿管瘘等,以及承接各种术后并发症(复发、感染、疼痛)进行个性化治疗。 -
推荐热度4.7陈浩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普外科
疝 16票
腹直肌分离 2票
体表肿瘤 1票
擅长:擅长各类腹壁疝如: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脐疝,白线疝的微创手术治疗,以及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腹壁肿瘤及后腹膜肿瘤,肥胖症及二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且在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急慢性胆囊炎,甲状腺疾病等微创外科治疗方面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还开展包括治疗胃肠肿瘤在内的各类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技术。 -
推荐热度4.7徐俊 主任医师河南省人民医院 妇科
外阴白斑 44票
盆腔炎 31票
子宫脱垂 20票
擅长:治疗各种尿失禁、阴道壁膨出、慢性盆腔痛及各种疼痛、外阴白斑、腹直肌分离及产后康复、尿潴留、恶性肿瘤术后水肿、各种缺血性缺氧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