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祖晓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一位强迫症自愈者对于强迫症的认知

发表者:包祖晓 人已读

注:本文是一位强迫症患者自我疗愈之后的体验,深得“禅疗”精髓,录于此,供大家参考。

01

本人强迫症10余年,最后终于痊愈了,这里我说下最后痊愈的瞬间。

当时,我在床上午休,进入冥想状态,回到了强迫症最初的起点,进入了高三的教室。当年我要求自己不论如何都要专心,认真学习。经过这么多年的感悟,这一次,我告诉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压制自己的欲望,随意去做。如此大约三分钟。

醒来后,强迫症消失了。

之前的恐惧感,心悸感的链接断掉了。

强迫症的起因所有强迫症患者都曾经在某些原因下给自己设定标准,要求自己专心或者消灭某些不洁的思想。

在这种标准下,利用意志力强制让脑海中不要出现不喜欢的东西!!!

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强迫症就产生了。

02

在自愈前的半个月左右,我通过自省,想到了如下假设:

思维消除的反噬效应:你希望清除脑海里某个想法或感觉,让它不再出现,长时间坚持后,那么这个欲望就会来的更猛烈,而且会让你痛苦。

自愈就发生在之后的一小段时间。

普通人面对这些讨厌的东西,可以讨厌,可以不在意,但不会去想着让大脑消除对它。

患病者,面对该问题,一直想着消除它,不让其在脑海出现。导致上文的规则出现。

人的意识好比河流。

是一面墙上无数小孔流下汇聚而成。

这个河流就是我们感知的世界,是我们的意识。

墙后面就是我们大脑的潜意识。

有的人觉得河流有些东西是他不喜欢的,于是过去堵住了一个小孔。

这个小孔出不来水,于是墙后面越聚越多,直至爆发。

就形成了许多人的问题。

你拒绝什么想法,消灭什么想法,就会让什么爆发。

你拒绝不喜欢的注意,希望消除。就是强迫症,这是强迫症的共同经历。

我们无法消灭自己的潜意识,这是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人的欲望。当然,你也可以不理这个欲望。

比如余光强迫症,有些就是不好意思看别人,觉得思想不纯洁,所以要压制这个想法,让它在大脑消失。

但,这是你的欲望啊,你就想看异性。当然你有这想法,不代表你就去做。你可以去做,也可以不理这个想法,但是,你不能消灭它,把它堵回去。

03

我找了许多病例,都可以验证我的猜想

比如洗手强迫:患病者手很干净,于是觉得想法可笑,拼命压制,让这个想法从大脑消失。于是被这个思维反扑,形成洗手强迫。

余光强迫:为了专心,或者觉得余光目标不洁,于是压制。形成余光强迫。等等,不再例举,所有强迫类型都可以套用如上模型。

再比如产后抑郁症,因为生产过程巨大的痛苦,患者希望消除这种感知,初期可以压制,后期同样爆发出变态的痛苦感。

孕妇生产和抑郁爆发的间隔就是暂时可以压制痛苦感的时期。

此外,通过自愈,我发觉正常人和强迫症患者对相同事物感触很不同。

看相同场景,强迫症有痛苦和心悸感。

正常人,或者说自愈者,没有痛苦和心悸感。

04

总结:

1、利用意志力,消除和压制大脑里某个思维,或者感情(对洗手的想法,悲伤的感觉)是强迫症抑郁症(以及其他一些心理障碍/神经症)患者的共同经历。(本人有切实经历,在我看的有限资料里,有很多这样的描述,大家也可以询问自己的患者,是否如此)所以,压制,消除思维和感情,可能是这些病症的一个原因。

或者说,这种错误的应对模式,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神经症的发生。

2、思维消除的反噬效应:你希望清除脑海里某个想法或感觉,让它不再出现,长时间坚持后,那么这个欲望就会来的更猛烈,而且会让你痛苦。

3、这就是心理障碍的治疗中强调“接纳”、“正念”的原因。比如产后抑郁症,就是产妇利用意志力来赶走身上的悲伤感,希望悲伤不再身体上出现,从而导致病症发生。如果接受悲伤,发泄出去,或者用其他方法释放,那么可能就不后悔发生。

这一观点还可以指导普通人应对思维和七情六欲。不要用清除,拒绝某种思维和感情,也即平常说的逃避。而是应该感知,释放。或者找其他感情加以替代,或者通过改变场景等改变自己的心情,还有咀嚼口香糖之类的方法转移关注点。

但一定不要利用大脑的意志力,让其不存在。也许短时间,小事情无所谓,如果是长期,高强度,就容易出现问题。

4、表面上看我是突然顿悟的,其实不然,我花了几年时间学习“禅疗”,这就像《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这本著作中的内容所说:“时时勤拂拭”是基础,“本来无一物”是结果。如果大家跟我一样为焦虑、强迫所苦,推荐阅读心理科包博士“禅疗四部曲”中的《过禅意人生》《做自己的旁观者》《与自己和解》,只要愿意潜心去学习和运用书中的方法,你的焦虑、强迫自然可能消失于无形。

《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摆脱常见的“心理误区”,轻松、宁静、从容地过上幸福生活.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