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有强迫症状焦虑症状单一用药效果不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西汀好一些还是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氯米帕明好一些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4日 55 0 0 -
大夫好,强迫思维吃什么药最好?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4日 53 0 0 -
强迫思维是如何产生的
强迫症患者几乎都有强迫性思维,内容常常是不愉快的、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反映出患者的过度担忧。如担心发生交通事故,担心患上可怕的传染病,担心没有锁门而遭窃。其实这些想法很多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有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天平均会出现4千个不一样的想法,其中有些想法是很随机的,没有意义的,令人不愉快的,毫无用处的。像上面提到的这些想法,就是我们不想要的闯入性想法(可以理解为从潜意识里冒出来的想法,而不是我们主动分析,推理的)。既然这种闯入性想法正常人也有,而他们却没有变成强迫症,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这种想法的态度以及应对策略。普通人可能会想,这样的想法就是脑子里的一闪而过的烦恼,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精神活动的噪音,而没有与之对抗。而强迫症的患者往往会把这样的担心解读为威胁性的,担心万一发生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从而采取“禁止”、“消除”、“修正”的对策。强迫症患者往往更关注这样的闯入性想法,并且有很多的内耗,比如他不停去分析,不停去安慰自己,做所谓的心理建设。采取一些回避行为来减少相关的联想,甚至做出一些仪式性动作来寻求心理安慰。图1是常见强迫性信念的解读。最后我想说,如果科学已经证实闯入的想法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试图消灭它真的是强迫症的合适的处理方式吗?当然不是。
赵永忠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6日 241 0 2 -
这些强迫症来访者让我感动
这位中年男性,辽宁大连人,成功人士,被头痛、易怒问题困扰15年,曾被诊断焦虑症或双相障碍,他说自己遍访名医,也专程去过北京、广州等地求治,他说看过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名中医和精神科医生不下100个。目前氯硝西泮继续在服,其它药物已经停用,除以前症状外,他目前只要听到或看到跟死相关的内容就会恐惧。他说北京xxx那里就诊过,在他主编的书中看到过我的名字,就上网去搜索我的名字,已经读完我的“禅疗三部曲”,所以乘飞机过来就诊。我很惊讶,脱口而出:“您都找我老师就诊过了,再跑到小县城找他学生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啊。”但考虑到他远路而来,我还是花了90分钟做治疗。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4日 168 0 0 -
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奇迹
梦是有意义的,正念能修通意识与潜意识。心理疾病的治疗也不是简单的讲道理。图中这位女士长期被强迫性思维(思维反刍)困扰,数年前开始在我这里做正念禅疗,从她的描述看,心理医生的工作是否很有趣呢?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2日 69 0 0 -
舍曲林和百忧解能治疗强迫症吗?另外每晚加一个阿立哌唑,还是舍曲林和百忧解使用一种好?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3日 89 0 2 -
抽动症导致的强迫心理怎么办
刘梅珠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16日 47 0 0 -
强迫症的自我救助之道
小宇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一个病程长达十余年的强迫症患者。在他6岁时,父母离异,小宇随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再也没有联系过他。母亲十分要强,对小宇也寄予厚望。读初中时,小宇在一次期中考试失利后,暗下决心,不允许自己再犯错,做题时开始反复阅读题目,反复确认及排除后,再开始答题。但这么做,并没有帮到他,反而在考试时总是做不完题目,成绩下降。他苦恼地跟母亲讲述这些,母亲十分不理解,说他读书读傻了。此后,他再也没有跟其他人讲过,每天过得十分辛苦。直到一年前,他参加工作,跟人交流时需要反复询问和确认,影响到他和同事的关系,他才开始去精神科门诊接受治疗。规律服药一年后,症状好转了40%-50%,生活较前轻松了一些,但是继续药物治疗症状并未进一步改善。辛苦工作一天后回到家,每天仍需要花费2-3个小时来完成确认。精神科医生建议他结合心理治疗,他心里又升起一线希望。当他去具体了解时,却发现心理治疗的资源并不容易获得,需要考虑时间、经济、距离、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对初入职场的他来说,难以承担。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是疾病的主要特征。患者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一件事情,明知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强迫症优先推荐药物和心理治疗,单用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能改善40%-60%的症状,联合心理治疗,将获得进一步的疗效,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强迫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遇到上面小宇面临的困境。既往研究提示,由于疾病耻感、治疗费用高、地理因素、缺乏训练有素的治疗师等原因,高达90%的强迫症患者没有接受心理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帮助自己走出心理困境,强迫症患者可以先试着从以下3方面入手:一、认清强迫症状强迫症状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识别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是学会正确应对的前提。强迫思维是反复体验到的想法、画面或欲望等,往往是令人苦恼、不受欢迎或者充满危险的,引起患者显著的痛苦。患者试图忽视或者压抑这些想法,或通过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为来中和他们,这些中和强迫思维的行为,称之为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可以是外显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排序、检查、询问;也可以是内在心理活动,比如反复计数、回忆、思考、确认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几乎总是同时出现,强迫思维激发了强迫行为,强迫行为防止或减轻焦虑和痛苦,避免某些可怕的事情或情境发生。我们还需要了解强迫症状是如何运作的,包括在什么情境下发生,这些情境引发的强迫思维是什么,由此产生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是什么,患者在行为上是如何应对的。比如,小宇的症状在与人交流时容易出现,特别是和领导交流时。引发的强迫思维是“我没有听清楚领导讲的话,我会出错,我会干不好工作”。产生的情绪是紧张、担心,伴随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发紧、胸闷不适。为了缓解情绪和生理不适,以及避免出错,小宇的强迫行为是反复询问领导,找领导确认说话的意思。对强迫症状过程和细节的梳理有助于帮助患者从症状中跳出来、慢下来,与症状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观察者的视角去看待强迫思维、不安情绪以及强迫行为,保持这样的距离和觉察后,患者就有了选择和改变的机会。二、增加改变的意愿强迫行为是有一定功能的,从短期来看,反复确认、反复洗手等,减轻了担心,相对快速的缓解痛苦,患者能尽快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但从长期来看,任由强迫行为发生而不做干预,无异于“饮鸩止渴”。下次强迫症状来临的时候,由此产生的担心更加强烈,需要更久、更强的强迫行为才能中和焦虑。很多患者看清强迫症这只贪得无厌的怪兽,有了改变意愿后,来门诊跟医生说,希望赶紧摆脱这个疾病,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可以。然而,当需要患者去承受痛苦、投入时间练习时,会开始犹豫不决、浅尝辄止,总期待有一些快速起效、无需付出、无痛苦的治疗方法。强迫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患者相对固定的思维、情绪及行为应对模式,改变起来需要时间,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所以,你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好起来?你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了使你过上想过的生活,面对强迫症,你现在是否真的要做出改变?当下能做的事情是什么?搞清楚这些后,再开始行动。三、学会正确的方法强迫症患者的自我救助,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少走弯路。小宇患病十几年中,尝试过多种办法。比如他回避人群,尽量不与人联系,试图减少强迫行为发生;他为了减少询问,曾尝试将问题记在备忘录中,回家后花费2-3个小时集中反复回忆和思考;当他有疑问产生时,他试图用另一个问题来占据自己的头脑……可惜这些方法并没有如他所愿,强迫症还是屹立不倒。小宇尝试的这些方法为什么没有效果呢?主要是方向错误。他多采用回避行为或者替代行为,仍是对强迫思维和焦虑情绪的过度回应,仍是在强迫症的泥潭中挣扎。那么强迫症康复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觉察到强迫思维和情绪时,鼓励患者主动并长时间暴露其中,并且不进行强迫行为。使患者认识到,这些情况并没有实质危害且他们的焦虑终将消退。这种方法称之为暴露与反应预防,是目前为止,对强迫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明确方向后,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整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1监测强迫症状。记录每天强迫症状出现的情况,具体包括出现的时间、情境、当时的想法、情绪以及强迫行为的内容、持续时间。比如上午10点,和人聊天的时候,想到自己可能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心情紧张,担心,反复询问对方3遍,并在大脑中回忆了3次,持续10分钟。2设计在某一情境下暴露练习的内容。针对上一个情境,暴露练习的内容是,和人聊天时,逐渐减少询问和回忆的次数,最后做到不询问和不回忆。3对暴露练习的痛苦程度打分,0-100分,0分表示完全没有痛苦,100分表示非常痛苦。比如,上一情境中,小宇不询问的痛苦程度50分,不回忆的痛苦程度60分。4制定暴露练习计划。一般选择痛苦程度在40-50分的症状开始练习,当痛苦程度减轻直至消失时,再选择痛苦程度在60分的症状练习。循序渐进,最后练习痛苦程度分数最高的内容。5持之以恒的练习。在做暴露练习时,可以只静静地去感受暴露练习中自己的想法、情绪以及它们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也可以通过尝试做其他事情,帮助自己度过相对痛苦的时期。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接纳情绪,忍受痛苦,行为上不回应。打破原来的应对模式,建立一个新的反应模式并不是容易的过程。暴露练习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需要承受痛苦。与深陷强迫症带来的痛苦相比,承受暴露练习的痛苦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期限的。如同“愚公移山”一样,多练习一些,多承受一些,强迫行为慢慢就减少了、忍受焦虑的能力提高了、强迫思维也会变化,有望过上想过的生活。幸运的是,小宇最终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开始了自我救助的过程。通过反复练习,他已经建立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应模式,病情得到明显的缓解。虽然还残存一些强迫症状,但他重新带着希望走在通往强迫症康复的路上,学会了与强迫症和平共处,眼里不仅仅只有出口,还有脚下的路以及路上的风景。他已经懂得,能否完全逃离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享受着当下。
医生集团-河北科普号2024年08月19日 310 0 1 -
强迫症和恐惧症是这样产生的
为了让自己能好受一些,很多人在产生了不详的预感后,往往会自发且迅速地找一个对象去恐惧,继而迅速归咎到一个人身上并对这个人发怒。这常常会引起不必要的人际矛盾,还可能成为很多心理疾病如恐惧症、强迫症的起因。—如果个体产生了不详的预感,但其更上层认知结构中却认为没有危险,那么其远古认知系统就会难以接受这个结论。恐惧症、强迫症患者,都是因为他们的这个感觉被激发了,然后为了能让自己稍微舒服一些,便迅速找一个对象去恐惧或是找一个东西去担心。强迫症患者的那些恐惧的理由都是牵强的,但是不祥的预感或危险临近感却是实在的。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9日 232 0 1 -
请问狂犬病恐惧症引起的焦虑强迫症属于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为何要吃抑郁药,怎么治疗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5日 95 0 0
强迫症相关科普号
贾竑晓医生的科普号
贾竑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
6172粉丝146.6万阅读
丛中医生的科普号
丛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临床心理科
972粉丝95万阅读
王麒医生的科普号
王麒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神经外科
62粉丝2.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冯斌 主任医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精神卫生科
强迫症 17票
焦虑症 15票
失眠 12票
擅长:强迫症、恐惧症、难治性失眠、早醒,难治性抑郁症、重度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疑病症、癔症、厌学、网络成瘾、非自杀性自伤,气功偏差、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恋爱婚姻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
推荐热度4.8郑会蓉 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理精神科
强迫症 22票
焦虑症 9票
抑郁症 7票
擅长:强迫及相关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境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应激障碍等各种常见及难治性精神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增效治疗。 -
推荐热度4.7阳琼 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抑郁症 25票
双相情感障碍 20票
强迫症 15票
擅长: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