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迫症治疗3-ERP技术
治疗强迫症的ERP技术是目前被认为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 核心有两个:
一是暴露:方法有现场暴露和想象暴露两种,需要明确暴露的情境,并对该情境进行排序,再做出计划;
二是阻止:也就是要阻止患者的仪式行为,即回避行为或过度重复的行为,在患者世界里面是安全行为。

二 ERP前期准备
1 明确强迫情境,量化痛苦程度,进行等级排序
(1)明确会导致强迫症状出现的具体情境:出门碰到外面的东西就出现“脏了,需要消毒”;离开父母就出现“父母有危险了”
(2)具体量化患者本身感受到痛苦情绪的程度:0-10分打分,0分是没有痛苦的感觉,10分是让自己痛苦到崩溃的感觉,对不同的情景进行评估分数
(3)具体量化患者的具体强迫行为:具体每天洗手多少次?每次洗多长时间?
2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强迫行为呢?有如下3点可以判断:
(1) 情绪上很痛苦:痛苦是患者主观感觉,最能切身体会到了,问问到底是什么引发了患者的痛苦,是外部的客观情境,还是心里面出现了某些想法。
(2)行为上的回避:回避是患者面对让他感到痛苦的事情时自然而然的反应,比如出门碰到东西就很痛苦,那直接就不出门好了。
(3)行为上的仪式动作:如果无法回避,那就只能面对。患者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就会构想出只有直接能理解的仪式动作,比如反复洗手、检查,数数、点头3次,转圈3次等等。
3 将强迫场景根据痛苦程度排序
在前面明确了具体的强迫场景和痛苦程度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些进行等级排序,可以分为10个等级,建议在3~5分(满分10分)开始实施暴露疗法,比如,摸到公园的凳子就会反复的洗手等;等这个等级克服了,再往4-6分的前进,比如摸到电梯上的按钮等。
如何判断能够往前推进,就是痛苦程度降低看,放弃了摸到公园的凳子就去洗手的行为,才能往更高等级的摸到电梯上的按钮。
4 如何才能有效减少每个等级的痛苦程度和阻断强迫行为
(1)家人的支持和配合
当患者要做出改变时候,家人需要也做出长时间以来适应患者强迫行为的习惯,比如家人要忍住对患者的同情,当患者做出一点点的进步的时候,我们的迁就行为也要跟着放弃(跟患者一起多洗手的习惯);不要再给患者任何承诺和保证,因为反复的对患者承诺和保证本身就是患者的一种强迫行为,当患者进入治疗阶段,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患者:我的承诺和保证对你的治疗是没有帮助的,你可以做到的,我们陪着你。
(2)放松疗法
想象暴露疗法最常用的就是放松疗法,先让患者学会放松,多次训练之后,能够养成自我放松的技能,再去想象暴露在让自己痛苦的场景中,待在那里,但是努力的自我放松,直到完全放松下来,具体放松放松后面会慢慢讲解;如果是在现实场景的暴露,直接待在那里,然后自我放松,直到接受和放松下来。
(3)验证威胁的真实性
验证威胁为假,在现场暴露之后,咨询师需要与患者验证和讨论威胁的真实性,患者对威胁在相信程度。
(4)干扰强迫行为
A 当患者认为家里人出门回家会带回来脏东西,可以同样想象自己是天使,特别用身上自发的光消灭一切妖魔鬼怪
B 当患者要去做强迫行为,可以让他延迟去做,先转移注意力做点其他事情,过一会再去做,很多患者就会发现,将最开始的冲动控制住了,那么强迫动作就不会出现了
C 控制强迫是次数,比如从原来一天洗50次手,慢慢的降低到40次,给自己暗示已经够干净了,慢慢的减少频率
刘梅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理治疗师 /心理咨询师 /注册心理师
擅长:家庭养育、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
需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关注我的个人网站:
https://amiraliu.top

本文是刘梅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