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伏沙明有哪些优缺点及副作用?
氟伏沙明的发展史:氟伏沙明是第一个诞生的SSRIS,1983年在瑞士获批准用于抑郁障碍的治疗;1994年获FDA批准用于成人强迫障碍的治疗;1997年获FDA批准用于儿童强迫障碍的治疗;2000年,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抑郁障碍、儿童和成人强迫障碍的治疗。2005年在日本获批了社交焦虑障碍的适应证;截至2017年1月,氟伏沙明在中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 110个国家获批 “抑郁障碍”以及 “强迫障碍”的适应证。
【药理作用】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内5-HT的浓度,提高5-HT能神经的传导,从而发挥抑郁作用,是目前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图1)。与舍曲林一样,氟伏沙明在σ1位点结合,但这种作用对氟伏沙明比舍曲林更有效(图2)。σ1位点的生理功能仍然是个谜,因此有时被称为“sigma之谜”,但与焦虑和精神病都有联系。临床前研究表明,氟伏沙明可能是σ1受体的激动剂,这一特性可能有助于解释氟伏沙明众所周知的抗焦虑特性。氟伏沙明在精神病和妄想性抑郁症中也显示出治疗活性,与舍曲林一样,它可能比其他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具有优势。
氟伏沙明的次要特性包括对σ 1 受体的作用,这可能具有抗焦虑作用,也有利于精神病性抑郁症。

图1. 5-HT及SSRIs的作用机制

图2. 氟伏沙明 图片来源:又又药理笔记
氟伏沙明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抗抑郁药,在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和焦虑症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机制如下:
1)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进而增强5-HT能神经传递。
2)通过激活σ1受体调节谷氨酸释放,进一步增强其抗抑郁作用。
3)通过抑制CYP1A2和CYP2C19这两种主要参与褪黑素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酶,减少褪黑素的降解,从而显著提高血浆中褪黑素的浓度,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昼夜节律调节。

表1.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

【适应证】
抗抑郁、焦虑、强迫。与上述四种药物均为同类药,相比而言,具有一定镇静作用,服药可能出现困倦,上几种药每天服药一次,氟伏沙明需要一天服药两次,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性价比具有一定优势。
重性抑郁症
疗效排序:重性抑郁症一分为二,一种是以焦虑为突出的抑郁症,即焦虑十抑郁,称焦虑性抑郁;另一种是以阻滞为突出的抑郁症,即懒动十抑郁,称阻滞性抑郁。选择性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治疗焦虑性抑郁的疗效由强到弱依次为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氟西汀;SSRIs 治疗阻滞性抑郁的疗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C-反应蛋白预报疗效:近来有一种学说认为 ,抑郁症可分为免疫炎症反应引起和非免疫炎症反应引起。其中 C-反应蛋白能反映炎症状态,正常范围是0.068~8.2mg/L ,C-反应蛋白偏低的抑郁症说明是非免疫炎症反应引起,这类病人服SSRIs效果好,而服安非他酮效果差;而 C-反应蛋白水平偏高的抑郁症说明有免疫炎症反应,这类病人服SSRIs效果差,而服安非他酮效果好。
转躁率:在双相抑郁中 ,抗抑郁药的转躁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安非他酮<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回收阻断剂<三环抗抑郁药,在SSRIs中,抗抑郁药转躁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帕罗西汀。
强迫症:SSRIs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 氟西汀>西酞普兰。
表2.抗抑郁药“六朵金花”的适应症和药物特点

【用法用量】
抑郁症 初始剂量:一日50mg,晚间顿服。每4~7日剂量可增加50mg。治疗剂量:一日100mg,可酌情调整。维持剂量:一日50~100mg。最大剂量:一日300mg。当剂量超过一日150mg,分2次服用。强迫症 治疗剂量:一日100~300mg。
氟伏沙明现在是一种控释制剂,可以每天给药一次,而立竿见影的氟伏沙胺半衰期较短,通常需要每天给药两次。此外,最近的控释的氟伏沙明试验显示,强迫症和社交焦虑症的缓解率都令人印象深刻,峰值剂量可能更低。
【不良反应】
常见为恶心、呕吐、嗜睡、便秘、焦虑不安、疲乏等。偶见一过性肝功能改变,停药后可恢复。
对本药耐受良好。临床试验有过敏、倦睡、恶心、呕吐、口干和失眠等不良反应。它们与本药的治疗作用无关,出现于治疗初期,治疗2~3周后趋于消失。用药期间伴有嗜睡,震颤和消化不良(常见的是恶心)。也发生过一些意外情况,如带自杀危险倾向的精神运动抑制增强,心情转变太快,也发生谵妄。
【禁忌】对本药过敏者。
【注意事项】
癫痫患者慎用;本药治疗抑郁伴焦虑状态、烦躁、失眠时,如疗效不佳,可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但禁止与MAIO合用,停用本药2周方可使用MAIO;服用本药期间禁止驾驶汽车或操纵机械。
【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与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氯米帕明、丙米嗪、氟哌啶醇等药合用,后者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
本药可使美沙酮的血药浓度升高,容易出现戒断症状。
本药可使丁螺环酮、阿普唑仑的血药浓度升高、活性代谢产物增多。
本药与硫利达嗪合用,会增加对心脏的毒性,引起QT间期延长,心脏停搏。
锂剂与本药合用会引起5-HT综合征。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可能出现一定对性功能的影响,常见表现是男性射精时间延迟,此效应以帕罗西汀为最强而氟伏沙明最弱,这样的副作用对于早泄患者恰恰属于治疗作用,医生常利用此副作用治疗男性早泄。对性功能的影响停药后可消失,如治疗周期未到不可停药,可考虑换为安非他酮、米氮平、伏硫西汀这些不影响性功能的药,或合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可以改善这方面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心理科普 | 一位精神心理科医生整理的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
陈伟 信洁心理驿站2023-11-12 17:48发表于浙江
2.师建国主编.实用临床精神病学.张晓红.第四章躯体治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1-245
3.抗抑郁药,究竟是致性功能障碍,还是治性功能障碍?2017-11-21 22:19:34 来源: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4.Baldwin D S, Manson C, Nowak M. Impact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on Sexual Function and Satisfaction[J]. CNS drugs, 2015: 1-9.
5.王聪,赵雯迪,钟朝晖.氟西汀治疗早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22(13):1510-1515.
6.如何基于D2受体占有率减停抗精神病药?2021-03-29来源:医脉通
7.喻东山,顾镭,高伟博主编.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4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2-076.
8.江开达教授讲座:从五个症状维度探讨抗精神病药受体作用机制 | e信使
9.精神药物不良事件的临床判断建议 | 指南共识医脉通精神科 2024-02-02 20:01 发表于北京
10.抗抑郁药,究竟是致性功能障碍,还是治性功能障碍?2017-11-21 22:19:34 来源: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11.基础:精神科受体效应/临床必备.原创JN医脉通精神科2017-07-29
12.司天梅, 黄继忠, 于欣. 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3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13. LARSSON J.Antidepressants and suicide among young WO— men in Sweden 1999—2013[J].Int J Risk Saf Med,2017,29 (1/2):101—106.
14. Zick JE, et al.Current psychiatry. 2019 July,18(7):38-423. CHOKKA P R.HANKEY J R.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exual dys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depression[J].Ther Adv Psychopharmacol,2018,8(1):13—23.
15. Soreide KK,et al. Psychiatry Times,December 15,2017.
16.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Retrieved 28 December 2017.
17.斯塔尔精神药理学精要:第7章(3)“六朵金花”各自的个性特点 原创 北国 又又药理笔记 2023-07-01 05:53 河北
18.聊聊抗抑郁药:氟伏沙明“那些事儿”原创药学部 吕瑞琼 精神药学 2023-11-24 09:11 广东
19.Stahl SM. 2021.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5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93-296.
本文是师建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