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肖礼祖 三甲
肖礼祖 主任医师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疼痛科

“你的脚冷吗?”

1746人已读

当人们感到腿脚冰冷、乏力甚至疼痛时,常会想到“不通则痛”、“人老先老腿”等为人熟知的生活经验,而泡脚、推拿等方法因能舒缓症状而被广泛接受。但是,腿脚为什么会冰冷、疼痛?除了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疾病等病症外,“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及或糖尿病足”就是不可忽视的常见疾病之一。周围血管闭塞主要是由于高血脂、高血压或高血糖等因素引起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的疾病,肢体缺血就会导致腿脚冰凉、乏力、疼痛等症状。

mmexport1608766894408.png

周围动脉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研究显示,全球约2亿人罹患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中50岁以上人群每十人就会有一人受到周围血管疾病的困扰。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患病人数仍呈上升趋势。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有什么危害?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因血管狭窄、堵塞而导致肢体缺血表现,轻者四肢冰冷、乏力,重者可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甚至四肢溃疡、坏死,以至于截肢的可能。此外,周围动脉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研究指出,约60%的周围动脉疾病患者会患上缺血性心脏病,约30%的患者会患上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均可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需要引起重视。如何识别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

危险因素:尽管该病的形成是多因素的,但95%的周围动脉疾病患者至少有一项心血管方面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糖尿病为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清胆固醇水平等。因此,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需多加留意。

症状:大部分周围动脉疾病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仅在超声检查等体检项目中偶然发现动脉狭窄,此时动脉血供减少但仍可满足四肢生理需求。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早期症状,如下肢皮肤温度低、怕冷、活动后易疲劳等,这是下肢组织自行调节以适应减少的血流量的结果。而周围动脉疾病典型症状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间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或烧灼感,休息数分钟后可明显缓解,这种不适不应在静息或体位变化时加重。以上提示下肢血供已不能满足行走时肌肉增加的耗氧需求。

(2)慢性肢体缺血:包括超过2周的下肢静息痛(休息时仍感到疼痛)、下肢溃疡、坏疽。提示血供已经减少难以满足组织最基本的需求,是疾病的终末期,若不得到有效治疗将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3)急性肢体缺血:有别于上述几点表现的急性症状,包括突发的疼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麻痹、极度冰冷感以及突然恶化的跛行(“6P”征)。

如何处理呢?

当有上述危险因素或可疑周围动脉疾病症状时,需到医院的血管科或疼痛科进行详细的检查,若已明确为周围动脉疾病时,需积极治疗。

一般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糖、血脂等;监护下运动可改善运动耐力;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减少血栓形成;血管活性药物可改善动脉血供从而提高运动耐量。

手术治疗:下肢血流重建术是治疗周围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即通过植入支架、人工血管等方式使严重狭窄的动脉再次扩张以改善血运。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接受这类治疗,因为这些手术本身就可导致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血流重建术多适用于慢性/急性肢体缺血的患者。当病变血管广泛而细小(微循环病变),血流重建术则难以施行。面对这种情况,肖礼祖医生介绍说,疼痛科是有些很有效的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改善肢体的微循环,缓解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降低截肢率,提高生活质量。

典型病例

有位88岁的谢阿婆,因“右下肢疼痛并活动受限3年,加重3月于2014后11月找到肖医生就诊,经过询问患者有10余年的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仔细查体,发现阿婆右小腿稍肿胀,皮肤颜色暗淡,皮温明显低于左侧,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疼痛程度达8分(0~10分),不能行走,余无明显异常。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伴多节段狭窄。双侧胫后动脉、胫前动脉中下段及远端足背动脉闭塞可疑。双下肢动脉CT检查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伴多节段不规则狭窄,右胫前动脉中下段及远端足背动脉闭塞(如图)。

mmexport1608766861500.png

肖医生与血管外科医生商量后,考虑先采用血管外科的血管介入治疗,如果不成功再采用疼痛科的技术来处理,结果阿婆的远端血管闭塞太严重没法行介入治疗,保守治疗半月后疼痛没有缓解,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阿婆要面临截肢命运。随后阿婆在疼痛科采用腰交感神经阻滞及神经调控等治疗,疼痛明显缓解,已恢复行走如图,随访3年,阿波已91岁高龄,状态非常良好。

mmexport1608766862966.png

mmexport1608766864761.png

肖礼祖主任医师介绍说,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是因为供应脚的血管堵塞,导致缺血缺氧出现腿脚疼痛,就像“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疼痛科采用微创治疗来调节神经系统,扩张细小血管,改善血供,从而缓解疼痛。这种技术适用于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早、中期,可以减少截肢的风险,一旦肢体出现缺血坏死就难以挽救了。


肖礼祖
肖礼祖 主任医师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