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钰华 三甲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癌症化疗后味觉异常怎么办?

10965人已读

一、味觉改变又称味觉障碍,是指味觉反常或味觉受损,或是一种不愉快的味觉变化,是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因肿瘤类型和所在部位的不同,使用的化疗药物种类及方案不同,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的发生率为38%-84%。由于味觉改变并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往往不被医护人员重视,但会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

人类有酸、甜、苦、咸、鲜5种基本味觉,舌的不同区域对每种基本味觉的敏感性不同,在20-30℃时,味觉的敏感度最高。味觉敏感性有着个体差异,受到年龄、性别、遗传、疾病和吸烟行为等因素影响。

二、味觉改变通常包括以下5种类型:

味觉缺失,即失去部分或全部味觉功能;

味觉减退,即辨别味道的灵敏度减退,辨别阈值升高;

味觉不良,即在进食食物或饮料时产生不愉快的味道;

味觉倒错,即反常的味觉,如将酸味判断为苦味;

幻味觉,即口腔中出现连续的异味,通常是苦味或金属味。

三、肿瘤患者在化疗开始就出现味觉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味觉障碍逐渐加重,至化疗后4-7天最为严重,但在下一次化疗前味觉将会得到改善。味觉改变一般呈暂时性,在化疗结束后6个月内,味觉逐渐恢复正常。其中女性患者味觉改变常比男性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改变程度将有所减轻。

患者味觉改变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困扰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患者通常描述:品尝食物像是在吃硬纸板或砂纸;感觉食物变得太咸、太甜、太酸或太苦,或是根本无味;口中出现苦味或金属味。食物和进餐过程对人们的重要象征意义超越了营养方面,食物虽然和以前一样,但味道不再有愉悦感。由于进餐过程中缺少满足感和愉悦感,多数患者抱怨味觉改变导致食欲减退、食物摄入减少、饮食习惯的改变,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社会功能下降,从而给患者带来严重困扰,影响其生活质量。据统计,味觉改变给约40%肿瘤化疗患者造成营养不良、消瘦等。味觉改变使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和对治疗的响应均降低,最终导致临床预后不良。

四、肿瘤患者出现味觉改变后,饮食方面应该在怎么改善?

1. 如味觉缺失或味觉减退,可以在食物中增加调味品,如盐、油脂或香料等;

2. 如感觉食物变得太咸或太甜,则烹饪中少放盐和香料等调味品,将食物煮一煮使其更清淡,不吃腥味很重的食物;

3. 感觉口苦时,避免吃红肉、茶和巧克力等食物,可以吃禽肉、乳制品等高蛋白食物;

4. 感觉口中有金属味时,避免接触金属餐具,使用塑料餐具,可以吃冰水、冷藏或冷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鼓励患者尝试新的食谱,少食多餐。还可以采取多饮水、在餐前吃硬糖等措施刺激唾液分泌;

5. 充分咀嚼食物可增加唾液分泌和食物中香味化合物的释放,从而刺激更多的味觉细胞。保持口腔卫生,如进食前后刷牙,使用盐水、碳酸氢钠溶液或抗菌的漱口水漱口。

6. 也可利用芝麻、香橙或醋等来调味,使食物更加美味。对甜味过敏、感觉什么食物都太甜时,不宜用白糖或甜料酒调味,而用盐、酱油、味增汤、醋、香橙、柠檬等调味料。

7. 鲜汁也可以用于很多食物。

8. 味觉减退时,可尝试酸味凉菜、芥末拌菜、芝麻拌菜、咖喱拌菜等。

9. 食物的温度最好和体温相当,便于患者进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贾钰华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