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诺拉生与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自1983年Marshall等人成功的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消化性溃疡成为了一种可彻底治愈的疾病,因其临床贡献巨大,Marshall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在随后数十年的研究中发现,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消化不良等疾病相关。2015年京都共识明确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强调除非存在抗衡因素,应积极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我国人群中Hp感染率人达40%~60%,因其高患病率和慢性性,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负担,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任务重大且艰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主要疗法。然而,随着Hp耐药率逐步升高,根除率降低,亟待新的药物和方法来根除Hp。Vonoprazan,一种新型的口服抑酸剂,为Hp根除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Vonoprazan,中文名伏诺拉生,是一种新型的钾竞争性酸阻滞剂,与PPI一样,它抑制胃H+,K+-ATP酶,然而,与PPI不同,Vonoprazan以K+竞争和可逆的方式抑制该酶,其抑酸作用不受环境pH值的影响。单剂量的Vonoprazan(1-120mg)在健康人群中耐受性良好,产生了与剂量相关的24小时抑酸作用。与埃索美拉唑20 mg或雷贝拉唑10 mg相比,20 mg Vonoprazan具有更快速和持续的抑酸作用,服药24小时的胃内pH值≥4的时间百分比(pH4-HTR)显著高于埃索美拉唑或雷贝拉唑,Vonoprazan组第1天到第7天的24小时pH4-HTRs比值大于0.8,埃索美拉唑组为0.370,雷贝拉唑组为0.393。在一项3期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组比较研究中,基于20mg Vonoprazan的三联疗法(Vonoprazan/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一线根除率为92.6%(95%可信区间89.2%至95.2%),而基于30mg兰索拉唑的三联疗法(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一线根除率为75.9%(95%可信区间为70.9%至80.5%),两组根除率相差16.7%,证实了Vonoprazan的非劣效性(p<0.0001),且其二线根除率也高达98%(95%可信区间为89.4%至99.9%)。事后分析表明,在CYP2C19强代谢者和克拉霉素耐药株感染者中,接受Vonoprazan一线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接受兰索拉唑一线三联疗法的患者

在另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VA二联疗法(20mgVonoprazan和750mg阿莫西林,每天两次,共7天)意向治疗(ITT)和按方案分析(PP)根除率分别为85.0%(95%可信区间75.8–94.2%)和86.4%(95%可信区间77.4–95.5%),而VAC三联疗法(20mgVonoprazan,750mg阿莫西林和200mg克拉霉素,每天两次,共7天)的ITT和PP根除率分别为82.0%(95%可信区间76.0%–87.9%)和84.1%(95%可信区间78.3–89.8%)。VA二联疗法不劣于VAC三联疗法(ITT,p=0.018;PP,p=0.020)。此外,另有两项回顾性研究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基于Vonoprazan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不受吸烟及胃萎缩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Vonoprazan是一种相当有潜力的新型Hp根除药物,未来或许还可开发用于其他Hp治疗方案,如序贯疗法、四联疗法和伴随疗法等。
本文是李思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