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思思
李思思 医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缺血性肠病

309人已读

结肠缺血是指由于结肠血管非闭塞性血流减少,使结肠细胞功能障碍、完整性破坏,引起的结肠缺血性损伤。常见于老年人群,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之一。好发部位为结肠脾曲及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右半结肠在全身低灌注时也易发生缺血。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年龄相关的内脏血管异常是发生结肠缺血的基础。结肠缺血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血便、腹泻最常见。腹痛常为急性痉挛样疼痛、轻至中等程度,伴有强烈便意,排鲜红或暗红色血便或血性腹泻。结肠缺血的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验指标、腹盆腔CT扫描、腹部CT血管造影和腹部超声等。治疗方面,可逆型或轻中度结肠缺血的老年患者可予祛除病因、容量补充、应用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预防感染等处理。出现肠坏疽或孤立性右半结肠缺血以及全结肠缺血合并腹膜炎、结肠狭窄等病情严重者,应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管。

李思思
李思思 医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