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医手记8——你会忘记你的妈妈吗?
今天下午,病人Z的老公过来找我,态度有点烦躁。
也难怪,这是他们离开广州回老家之前的最后一次就诊——没有手术机会,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方式折腾好几个月的效果不好,也无力承担更昂贵的靶向治疗,于是我们建议回家对症支持治疗。
病人Z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女性,来自重男轻女的广东。她这么年轻,却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最大的已经十几岁。
治疗过程中,她的丈夫一直非常尽职尽责,几个月里一直都亲自陪着,而不像绝大部分的人家,很多都会请家里其他的亲戚熟人来照顾的。
由此我推断,这对夫妻的感情应该是很好的。
我看到病人老公情绪不太好,我正好也有空, 于是跟他聊了一会。
从和病人老公的单独谈话里,我验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夫妻十几年,几乎没有吵过架。
而今老婆得了病,眼看治疗效果不好,这个男人几乎是崩溃的:他常年在外打拼赚钱,很少在家,家里三个儿子以及老母亲都是老婆在照顾。如果老婆离去,三个儿子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管教。尤其是最大的儿子,已经到了青春期,长得比爸爸还高还壮实,不满父亲过去那么多年里从不在家,还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指手画脚,根本就不听爸爸的。
这个男人在我面前反复强调:哪怕她还能活十年也好啊~可是这已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我接下来跟病人本人单独聊了一会。
说起他们的婚姻,Z是很满足的。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婚后老公对她也不错。虽然两地分居,可是周围的人都是如此,似乎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这半年多,老公一直亲自在照顾自己,没有假手他人,她很感动。
家里三个孩子似乎都在几个月之间突然长大了,老大学会了煮饭做菜,能够照顾两个弟弟。说到这里,她开始不断的流泪,看起来很悲观。
我们聊到了她所在的家庭。她老公的弟弟和弟媳都在外工作,也有三个儿子,都留在老家由奶奶照顾。我抓住了这个点,继续问她,她的孩子和小叔家的孩子有没有什么区别?她很开心:我家儿子成绩蛮好的,跟我也很亲,以前不觉得,最近这半年多,三个孩子都突然变得懂事起来,我也很放心。
我于是说:那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你家三个孩子一定比小叔家的孩子性格好一些。她立刻很忧伤起来:那真的很难说。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是不在了,我老公肯定要另娶的,哪个后妈会对别人的孩子好的?
我明白她牵挂自己的三个孩子,于是告诉他,如果能够教会丈夫如何跟孩子好好沟通,或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她却很多怨气:这么多年都让老公多带孩子,多跟孩子打电话,都不听,早干什么去了?过年回家老大视力不好让老公带着去医院看看,都不理,还是我开摩托车送儿子去医院的~~这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干我什么事,我教他什么?怎么教!
我意识到,她在让儿子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改善这个问题上,很大的情绪——这个情绪远远比我们之前谈的所有问题都明显。
我正思考着,突然灵光一现,问她:你是不是怕你儿子忘了你?她突然情绪失控,哭着说:是的!
我突然理解了她:她才三十几岁,一旦自己离去,丈夫几乎必定会再娶,那么她唯一牵挂的,会是她的三个儿子。而她看到周围的人,如果是十几岁的时候妈妈去世,长大以后会不太记得妈妈;而不像二十几岁的人失去妈妈,还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会一直怀念。
她想,如果被忘记,那么她这三十几年的生命,就完全失去了任何价值。
在她的概念里,如果她离去以后,父子关系好,自己被遗忘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她并不希望儿子和丈夫关系好。
她希望儿子今后一直怀念自己。——而如果从别人那里都得不到爱,那么自己仍然被儿子记得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我终于理解了她:《寻梦环游记》里说的,被忘记才是最终的死亡,原来是真的。
我告诉她,我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来向她保证:她所看到的那些长大以后就忘了妈妈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忘记,而是因为失去妈妈的伤口太痛,所以不得不假装遗忘。
谁会把自己的伤口一天到晚敞开在外面给别人看呢?失去妈妈,对于越小的孩子,痛苦越大。——而就是因为太痛,所以才不愿意被别人看到,只愿意偷偷地躲起来,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舔伤口。
你养大了三个孩子,你一定不会被忘记!
可是我知道,她或许需要更加真实的证据。她需要现实的救赎。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有幼年失去父母,仍然怀念父母至今的,可否请你们留言告诉她,你们的怀念~
后记:
故事写于一年前,因为情绪太复杂纷乱,Z当时无法回应我想要把故事写出来的想法。
如今也无从去确认。
但我仍然想要给大家看到,因为我知道,这可以帮到很多人。
Z,如果你看到了,无论是要求撤文,还是有其他任何要求,请告诉我。
本文是欧阳翼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