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尿床不是你的错!
1.孩子尿床是正常情况吗?孩子多大应该可以控制排尿?
大约2-3岁时,儿童开始意识有排尿意识,并逐渐学习控制排尿冲动直至他们能抵达厕所。大多数儿童在约3-4岁时能良好地控制白天排尿-女孩常常稍微领先于男孩。在这个阶段,4岁儿童夜间尿床是很正常的情况,并可能在未来几年还会偶尔尿床。
2.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超过5岁的小孩经常尿床是不正常的,医学上称为“儿童夜遗尿”。在2014年《中国儿童 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中的定义: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
小儿≥ 5 岁,睡眠状态下夜间不自主排尿 ≥ 2次/周,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2014年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
?5岁作为判断儿童夜遗尿的年龄标准反应了儿童排尿控制能力的发育程度
?睡眠中经常不自主排尿: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发遗尿的患儿不作病态
?大年龄儿童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夜遗尿的次数
3.什么原因会导致孩子尿床?
膀胱像一个有弹性的口袋,不断扩张以容纳尿液。尿液形成后,膀胱逐渐被肾脏产生的尿液装满。当达到最大容量时,膀胱开始收缩并向大脑发出“装不下了,需要排尿”的信号。在排尿的过程中,膀胱收缩并挤压出尿液。
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生理节律(睡眠和多尿)以及膀胱机能紊乱。
尿床的原因:由于睡眠期间产生的尿量和膀胱的容量大小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睡眠期间产生的尿量过多或者膀胱不能储存足够的尿量(膀胱容量不足)都会导致尿床。
尿量过多:晚饭后摄入水分过多,或者抗利尿激素(浓缩尿液,减少尿量)分泌过少。
除泌尿系统/膀胱容量特性外, 所有经历过遗尿症的儿童都有觉醒障碍,以致不能在夜间醒来上厕所排尿。
所以,夜间遗尿的原因是睡眠期间产生的尿量和膀胱的容量大小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匹配发生时不能觉醒所导致的。
4.尿床对于稍大的孩子心理压力也不容忽视,该怎样帮助尿床的孩子?
遗尿症可影响儿童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异常。
一项对8-16岁尿床儿童的调査显示:尿床对儿童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3大严重事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尿床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与孩子的性格和教育方法没有关系,也不能通过“只要有决心就能克服”的精神和毅力来解决。 “不着急,不生气,鼓励孩子,不要跟别的孩子作比较”,不要责备孩子,更不要责备自己,要在孩子遵守约定或者没有尿床时给予孩子“鼓励”(譬如,今天没有尿床,真棒啊!)
同时,必要时寻找专科医生的帮助,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日让孩子恢复干床,享受阳光生活!
本文是王晓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