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诊所》 警惕“血洗大脑”的脑动脉瘤
2020年11月03日,我在东方都市电台《X诊所》做了一期关于脑动脉瘤的节目,谈及脑动脉瘤的发病率、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治疗方式、预防等等,具体链接视频如下,供脑动脉瘤患者参考。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ljd1ld9/s0034lv4k7a.html
主持人:我看到车票上写了,守卫大脑之旅,这个会像气球一样在脑内爆炸的疾病叫什么啊?
专家:这个疾病可能让你猝不及防,瞬间失去生命。这个重大凶手,就是颅内动脉瘤。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它就是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就是血洗大脑。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医学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这个“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据统计,脑动脉瘤第1次破裂后死亡率为30%。更严重的是,破裂后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它还会发生第2次、甚至第3次破裂。据统计约1/3的病人会在破裂后的1个月内发生第2次破裂,第2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60~70%,第3次破裂后死亡率超过85%。中国有四千万脑动脉瘤携带者,比整个加拿大人口还要多。
主持人:究竟脑动脉瘤是什么?是肿瘤吗?
专家:脑动脉瘤其实严格的来讲并不能属于肿瘤,它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出现的脑部的血管病变,从而导致形成类似于肿瘤一样的局部血管壁突起。
嘉宾开始害怕:那我怎么知道我有没有?有些什么症状吗?
专家:有一部分是头痛、头晕,去医院检查偶然发现的。长在特殊部位的动脉瘤:视力下降,排除了眼科疾患和鞍区肿瘤,可能是大的眼动脉瘤压迫视神经;一侧眼睑下垂,往往提示后交通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
主持人: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吗?
专家:脑动脉瘤的临床症状,典型表现就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的骤发破裂般剧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动脉瘤破裂的前驱症状包括头痛、单侧眼眶、球后痛伴动眼神经麻痹等等。但这些都是脑动脉瘤发生时的症状,并不是前兆。那其实告诉大家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很多人的脑动脉瘤根本没有症状,第一次发现的时候是送往医院的时候......
嘉宾:那到底怎么能提前发现这个动脉瘤呢?做哪些检查能够知道呢?
专家:如果一级亲属中有2例以上动脉瘤患者,建议去做一个磁共振血管造影就是MRA,或者是CT血管造影就是CTA,检查一下血管。我觉得,50岁以上的朋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个脑血管筛查。
高危人群:高血压、吸烟、酗酒、动脉瘤家族史、合并有相关疾病包括多囊肾、马凡综合征、肌纤维发育不良等等。
主持人:那我检查发现了要不要处理啊?要开刀吗?开颅吗?
专家:要不要处理是根据位置和大小来决定的。比如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除非很大,通常不需要处理。门诊常见的眼动脉段动脉瘤(C6段)位于床突旁,这地方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对较低。而其他部位的比如前交通、中动脉、后交通以及后循环动脉瘤,即便3mm微小动脉瘤,可能还是要尽早处理。除了大小和部位,还有个很关键,就是形态学。一旦动脉瘤随访过程中出现不规则,有子瘤形成往往提示要破裂了,要尽早处理。治疗方式分为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一般来说,颅内动脉瘤通常首选介入栓塞治疗,当合并血肿或动脉瘤巨大占位效应时,往往需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预防脑动脉瘤】
1.气温 冬季和春季更易发病:其实是气温原因,秋冬天气寒冷、日夜温差变化大,如果忽略了保暖工作的重要性,一下子的温度变化过大,都容易造成脑内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原本血管就容易有病变,更容易在这个时刻出问题!春季早晚气温相差大,但主要还是冬季高发。
2.作息 生活规律,不要熬夜
3.饮食 清淡饮食富营养(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禁烟酒。禁忌:辛辣刺激食物,油腻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
本文是徐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