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锦华
付锦华 主任医师
北京嘉禾妇儿医院 妇科

免疫球蛋白小科普&IgAD输血过敏反应解析

3526人已读

免疫球蛋白小科普

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球蛋白可分为α1、α2、β和γ四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因此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别称丙种球蛋白(γ-Globulin)。

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Ab)活性或化学结构的球蛋白。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而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一般常缩写为Ig,通常可以分为五类,即IgA、IgG、IgM、IgD、IgE。其中IgG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IgA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10%-20%,免疫作用比较弱;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6%,主要存在血管内,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IgD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0.02-1.0%,其生理功能尚不明确;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约占血清总Ig的0.002%,IgE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过敏体质或超敏患者,血清中IgE明显高于正常人。免疫球蛋白测定的目的在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

我们通常所说的丙球蛋白,即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是以低温乙醇法从健康人鲜血浆分离制备的制品,可增加机体免疫力,有补充抗体和免疫调节作用。其成分主要有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为5%(50g/L),含微量IgA和IgM。溶液pH为3.8-4.4。

IgAD 与输血过敏反应

选择性IgA缺乏(IgAD )是指血清IgA低于0.05g/L,而IgG和IgM含量正常;它是免疫缺陷中最常见的类型。在B细胞分化早期IgA生成B细胞成熟停滞或IgA特异性抑制T细胞被活化,致使B细胞成熟受阻可能是致病原因。

IgAD 患者发生过敏性输血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据相关研究统计,人群中由于 IgAD导致输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是极低的,约为 1∶20000 ~ 47000。大量 IgA 含量与输血超敏反应相关性检测分析的实验研究均表明,IgAD(IgA<0.05g/L)受血者输血后出现严重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率为 100%。因为当患者 IgA 完全缺乏时,机体可通过输血、怀孕等接触外来抗原刺激或自发产生抗- IgA 抗体,它是一种 IgG 类抗体。当 IgAD患者输入含有 IgA 抗原的全血、血小板、血浆等血液制品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反应可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危及生命。抗-IgA抗体可分为:类特异性抗-IgA,即aIgA、亚类特异性抗-IgA和限定特异性抗-IgA三种。其中aIgA患者是IgA完全缺乏的人,这种人即使从未输血或未注射血液制品,类特异性抗-IgA抗体也十分常见。限定特异性抗-IgA主要见于曾经输血或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的人或妊娠一次至多次的妇女,在输血或再次输血时,可能发生抗-IgA的即发过敏反应。

IgAD 发生输血过敏反应的机制

IgA 缺乏型输血类过敏反应发生时无致敏过程,其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无需 IgE 参与介导,首次接触致敏原后即可引发相关反应症状。主要是由类过敏反应原与机体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接触后,引发其脱颗粒,产生组胺等活性物质,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组胺受体 H1、H2、H3、H4 作用后引起的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它也可激活免疫反应中的补体级联反应,产生一些过敏毒素如 C3a、C4a、C5a 等。

IgAD 输血过敏反应的防治

检测受血者血清中 IgA 的含量,对于 IgAD 患者,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反应的发生。目前常用的预防措施有:

1)输血前检测血清 IgA 和抗 IgA 抗体含量;

2)输血过程中监控输血;

3)预防性用药,输血前1小时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非那根,苯海拉明,糖皮质激素等);

4)输注选IgAD献血者的血液成分;

5)输注脐血(脐血中不存在IgA);

6)可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输注洗涤以去除 IgA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

小结

IgA 相关性输血过敏反应的临床诊断需要对输血前采集标本的 IgA 和 anti-IgA 抗体浓度进行检测来确证。由于引起过敏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多种多样,其治疗处理原则并不统一。发生 IgA 相关性输血过敏反应的病人必须立即停止输血,针对其症状采取相应脱敏治疗措施。如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给与抗组胺类药物减轻过敏反应。对已知有输血过敏史的成年患者,可以在输血前1h口服苯海拉明50mg,开始输血后再口服50mg。如患者输血中意外发生过敏反应,可通过另一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5mg,或扑尔敏10mg。若过敏反应严重,可以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4ml,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可缓慢静注1:1000肾上腺素0.1ml。如发生会厌水肿,应立即实施喉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同时注射氢化可的松。

后续临床输血管理中,应根据实验室检查及病人有无过敏反应病史选择适当的血液制品。建立起 IgA 缺乏献血员的登记制度,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这样的制品。


参考文献:

[1]陈扬等,IgA缺乏型输血过敏反应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7,33(3):427-429.

[2]蔡晓红,输血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4):307

[3]孔焕佳,脐血可作IgA缺乏患者的血源[J],广州医药,2002,33(1):58

[4]曹秋平,324例受血者输血前检测IgA含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03(4):81-82


付锦华
付锦华 主任医师
北京嘉禾妇儿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