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治性气胸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难治性气胸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研究生 吴超 导师 闫天生
闫天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胸外科
气胸是指胸膜腔内气体的异常聚集。可分为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P)、外伤性气胸(traumatic pneumothorax )和医源性气胸(iatrogenic pneumothorax)三类。SP有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 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econd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SP)之分,PSP在开胸探查或胸腔镜探查时未能发现引起气胸的病因。SSP在自发行气胸中占大多数,常继发于肺实质的基础病变或肺外疾病,诱发脏层胸膜肺大疱形成,进而在某些外力作用下破裂形成气胸,或者某些疾病造形成支气管胸膜瘘,引起胸膜腔持续漏气。
难治性气胸系指自发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2周以上仍然漏气者[1],外科学中手术后复发需行二次手术的也将其视为难治性气胸,其机制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表面持续性漏气。
其常见的病因[2]有弥漫性慢性肺部疾病(COPD,肺囊性纤维化[2,3],肺间质性病变[2,4],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5,6]、哮喘[7])、恶性肿瘤、先天性肺囊肿等,其他少见的原因见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2,8]、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气胸、妊娠相关性气胸、新生儿气胸、月经性气胸及医源性损伤引起的难治性气胸。
由于胸膜腔持续漏气,难治性气胸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再者难治性气胸可继发胸膜腔内感染、出血,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有生命危险。目前临床上难治性气胸的发病越来越多,为了减轻病患创伤及心理负担,更好的治愈原发疾病,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逐步成为难治性气胸治疗的主流。
本文是闫天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