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的诊疗
一、临床表现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分为: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
内痔是肛门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主要表现是出血、脱出、肛周潮湿、瘙痒 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粪困难。

外痔是发生于齿状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炎、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而成的疾病。外痔表面被皮肤覆盖,不宜出血,主要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疼痛。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跨齿状线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主要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二、辅助检查
1、直肠指诊。
2、粪便隐血实验。
3、结肠镜检查。

三、治疗
1、保守治疗。a、调整饮食,摄入足量的液体及膳食纤维。b、坐浴,每天3次温盐水坐浴(20g商用盐溶解在40~50℃温水中,坐浴10分钟)。c、缓泻剂(小麦纤维素颗粒)、静脉活性药物(地奥司明)、镇痛药(塞来昔布)。
2、器械治疗。a、胶圈套扎(适用于内痔)。b、注射疗法(适用于内痔和静脉曲张性混合痔)。
3、手术治疗。
a、痔切除术:主要采用外剥内扎术。
b、吻合器痔切除术:利用圆形吻合器经肛门环形切除齿状线近段黏膜下层组织,从而引起肛垫侧移和供血动脉中断的一种手术。
c、经肛痔动脉结扎术:通过结扎阻断供应痔核的动脉血管,阻断痔供血,从而使痔组织萎缩并减轻痔脱垂症状。
四、妊娠期、产后早期痔患者
痔常发生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和分娩后第一个月,多数妊娠期妇女的痔症状通常是轻度和短暂的,一般在分娩后症状会很快自行消失。妊娠期间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尤其是控制疼痛。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同时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剂或/和局部皮质类固醇等等。(氢化可的松—普拉莫辛软膏)。当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痔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是李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