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室早怎么办?
心脏区别与其他器官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心脏可以规律地跳动。当心脏跳动不正常了,医学上便称之谓心律失常。室早学名室性期前收缩,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早是指一些原来不具备“指挥心脏跳动”功能的心室肌异常地发放电冲动,提前导致心脏收缩。在一个提前的心跳后面往往跟着一个较长的间歇。因此虽然是过早的搏动,病人往往感觉到的是较长的停顿。早搏又因而被称为“偷停”。
室早可发生于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病人。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率随着年龄增加,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发生室早的机会越多。正常人发生室早的常见诱因包括精神紧张、过量烟酒、咖啡浓茶、熬夜失眠、情绪刺激等。
本文主要讨论发生在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室早处理。伴有基础心脏疾患的室早以及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将另文叙述。
室早的处理需要从患者的不适症状、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室早类型、发作频率、心脏结构功能等多方面评估,然后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及治疗终点。
临床上如果医生怀疑您有室早,一般会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这两项检查均可在门诊进行,部分医院需要预约检查时间,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当天进行检查。动态心电图比较耗时,一般需要往返医院3次,第一次佩戴心电图监测仪,第二次是24小时后去医院拆机,第三次一般是24至48小时后去医院取报告。超声心动图则检查当日可取报告,检查时间一般在数分钟到十余分钟。两项检查均无需禁食空腹。
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般的监测时间是24小时,现在也有医院推出72小时监测,也有更长时间的居家监测。长时间的心电图记录可以更准确的记录室早的发作时间、类型、次数以及同时伴发的其他不良事件如缺血、长间歇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则是了解心脏的结构及收缩、舒张功能有没有受损。通过这两项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主观不适和发作特点,医生一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的风险程度,从而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
通常来讲在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室早不会增加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因此,如果病人没有自觉的不舒服,在评估了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均正常后,往往不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随访定期复查即可。
如果病人自己感觉心跳、心悸明显,治疗上以消除病人的不舒服为主要目的,不宜为了“消除”室早,得到“完美的心电图”报告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寻找室早发作的诱因并加以避免,如吸烟、咖啡、应激、熬夜焦虑等。尤其应该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是不会增加心脏性死亡的风险,预后是良好的。
对于需要药物来改善不适的患者,药物可以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合贝爽和普罗帕酮等。倍他乐克是较常选用药物之一,多数患者可缓解心悸、心跳症状。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有哮喘、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中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若长时间使用,停药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用,不能骤然停用。否则,心跳容易反跳性增快。潘南金可以补充体内钾镁水平,促进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可作为室早的辅助药物。中成药如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整合调律,快慢兼治的作用,对室早也有减少发作和减轻症状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参松养心胶囊在缓解患者焦虑改善睡眠方面也有比较好的疗效,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均获改善,相得益彰,单用或者与西药合用临床效果明显。
对于少部分发作频繁(一般大于10000/天),症状明显,对于药物反应不理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可以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不同起源部分的射频成功率不同。
总之,室早有可能发生于正常人,大部分的室早是不需要治疗的,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即可。部分症状非常明显的室早需要专科医生药物干预。少部分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本文是冷秀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