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1年他汀,医生赶忙叫停,高血脂随便吃药可能有害
汾医心介俊子

前些天门诊,45岁的单位职工李哥拿着化验单和药过来找我,这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
原来李哥在1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脂高,听同事说血脂高容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心里很是害怕,于是到处打听应该怎么办。
单位里几个年长的同事都说,血脂高吃阿托伐他汀效果很好,这几位都是资深老病号了。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啊,李哥如获至宝,觉得听他们的肯定没错,于是赶忙去药店买回来,整整吃了1年。
可是上周来医院复查,发现血脂仍然很高,他有点不知所措了,明明天天坚持吃药,为什么血脂还是这么高?会不会是买到了假药?

李哥再去药店买药时,就提出了这个疑问,而店员坚持说药没有问题,劝他还是先来医院看看再说。
我翻看了李哥1年前和最近的化验单:
1年前甘油三酯12.7mmol/L,胆固醇6.7mmol/L。1年后甘油三酯13.7mmol/L,胆固醇4.8mmol/L。
询问病史后发现,他没有什么症状,平时喜欢喝酒半夜吃烧烤撸串,每天1包烟,体检时血压都是正常。
汾医心介俊子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疾病,他的确是血脂很高,但从化验单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而胆固醇略高,这种情况是必须治疗的。
但如何选择药物却有讲究,否则不但无益,还可能由于治疗无效耽误病情,或者出现无谓的副作用反而有害。
我们常说的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我国每1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4个患有高血脂,血脂升高和遗传、饮食、少运动等等都有关系。
血脂高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它对人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量研究显示,高脂血症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等。
其中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中青年血脂高,常常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长期熬夜、吃夜宵、吸烟、缺乏运动等等。
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高血脂患者常常具有家族聚集性,和家族遗传基因有关,可能是单一基因或者多个基因突变导致的,尤其是直系亲属有早发疾病的,或者检查发现血脂非常高的。
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是<1.7mmol/L。
如果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这种情况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因为这么高的甘油三酯,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的风险非常高,而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常常导致患者在死亡线周边徘徊。
那么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 非药物治疗
1)首先需要控制饮食,尽量低脂饮食,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但即使植物油也要尽量减少摄入量。
2)肉类建议选择鱼、鸡、鸭、鹅等白肉,少吃猪、牛、羊等红肉。
3)尽量不吃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高糖高油食物,可以选择脱脂低脂牛奶。
4)戒烟戒酒,不要暴饮暴食。
5)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
6)控制体重,控制腰围,女性腰围小于85厘米,男性小于90厘米。
2. 药物治疗
如果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外,必须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当然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由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较多,很多患者都会服用他汀类的药物来降血脂稳定斑块,因此不少人都认为,降脂药就是他汀类,只要血脂高了一律使用,其实这是不对的。
临床上降血脂的药物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贝特类,他汀类,烟酸类,高浓度鱼油等。
他汀类的药物主要的作用是稳定斑块、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甘油三酯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但小王1年前的血甘油三酯高达12.7mmol/L,而胆固醇仅为6.7mmol/L,这时候应该选择的药物应该是贝特类、烟酸类药物,例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等,这时候如果选择他汀类的药物,达不到理想的降甘油三酯效果。
所以他吃了一年阿托伐他汀,但由于选错了药物,同时生活方式没有得到控制,因此一年后,血甘油三酯仍然很高。
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虽然在降胆固醇方面效果良好,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不应该作为首选。
当然,临床上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除了我们刚刚所说的生活方式、遗传方面的因素,有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血脂的升高,比如甲状腺的疾病,因此,如何选择药物还是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本文是胡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