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玉柱
王玉柱 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肾脏内科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为什么要建立动静脉内瘘?

3297人已读

血液透析时需要把血液以一定的流速持续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后再回到体内。如果直接穿刺四肢浅静脉,流速是不够的;如果直接穿刺动脉,虽然流速足够,但反复穿刺很困难,所以需要手术建立一条血流量充足而且位置表浅容易穿刺的血管,这就是动静脉内瘘。具体做法是将肢体的动脉与浅静脉进行吻合,使动脉血直接经过吻合口流入静脉,手术后由于血流动力学作用,静脉内径、血流量逐渐增大、静脉壁增厚,既能满足透析所需血流量,且穿刺、止血均较容易,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寿命长,直至目前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图1,图2)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内科王玉柱

10-1.JPG

图1.上肢腕部桡动脉与头静脉


动静脉内瘘类型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血管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顾名思义:将自体动脉、静脉吻合起来,如前述可为上肢桡动脉-头静脉、肱动脉-头静脉、桡动脉-贵要静脉等。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够实行自体内瘘手术,对于那些浅表动静脉过细或血管病变严重的病人,不得不考虑用移植血管材料代替自体血管建立内瘘即移植血管内瘘。移植血管材料包括同种异体移植血管(如尸体血管、脐静脉等)、异种移植血管(如牛颈动脉等)、人造血管移植物(如膨化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目前最常用的移植物血管内瘘为人造血管移植内瘘。(图3)

0100.jpg

0100.jpg图3. 人造血管放置于前臂皮下并与动静脉吻合













王玉柱
王玉柱 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肾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