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眼科医生总结的假期学生护眼六步法

发表者:潘飞 人已读

寒假马上要来临了,假期也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高发季。从近视防控角度来讲,户外活动和光照时间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多,是近视发生和进展最主要的两大危险因素。

而现在仍处于抗疫的关键时期,假期中孩子们还是要避免外出,需要“宅”在家里,不少孩子会经常和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为伴,这对近视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假期网课学习和使用电子产品会增加孩子的用眼负担吗?孩子的视力会不会受影响?孩子宅家应该如何保护视力?

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潘飞副主任医师特意为孩子们订制了一份“宅家护眼攻略”——学生护眼六步法,希望能在假期中和孩子们一起守护好心灵之窗。


潘飞.jpg


学生护眼六步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做好网课护眼入手。

首先,姿势上,要遵循“一尺一寸一拳”原则,即,读写距离一尺,握笔距笔尖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


无标题.jpg

其次,熟记“20-20-20”口诀,即在读写等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 20 英尺(6 米外)远方至少 20 秒以上,放松下。线上学习一节课,就要远眺几分钟,或是做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前一定要先洗手。这样间断性的用眼,可以让眼睛能到放松。


nn.jpg

第三,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选用屏幕宁大勿小。能用电脑就不用IPad,能用IPad就不用手机。可以把手机投屏到电视机或投影仪上,屏幕大观看距离也远一些。课后复习、练习,尽量选择适合阅读的水墨屏,使眼睛阅读更轻松。

ll.jpg


第四,充分补水。网课上课间隙多喝水,如果房间里长时间开空调,有条件的加开加湿器,下课空闲时间,做一些眨眼练习,以促进泪液分泌。有干眼症的患儿,可以点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海露眼药水。


vv.jpg

第二步,从做好“户外”入手。

虽然仍是疫情防控期,也要尽量做到多“户外”。怎么理解?尽量把需要长时间专注用眼的项目,比如看书、画画、做手工等安排在白天完成;尽量把书桌放在窗户边,让孩子在自然光线下看书写字;近距离用眼后,注意远眺。在防护安全的前提下,把窗户打开,或到阳台上,让孩子眼睛直接接触自然光线。尽量接触“户外”的时间每天累积能达到1个小时以上。


窗户外.jpg


第三步,从运动和睡眠入手。

虽然疫情防控要少出门,但在家还是可以做一些简单运动,比如将餐桌改造成乒乓球台,在家练习羽毛球颠球等;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在室内做广播体操或者跳绳。此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vvb.jpg

zzx.jpg

第四步:从告别“三个不”入手。

不集中写作业。家长应将孩子的作业平均分配,每天按进度完成,这样每次学习时间短,连续用眼时间少,不容易引起视疲劳;

不连续上网课。间断性用眼,主要休息远眺,劳逸结合;

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每次最好不超过20分钟,否则容易产生视疲劳,若不能及时缓解放松,视力会出现下降,近视容易加深。


zzx.jpg

第五步:从做好自我防护入手。

孩子如频繁使用电子产品,须注意干眼问题;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要勤洗手、正确洗手,勿用手揉眼睛和鼻子,加强镜片、镜盒护理;开展家庭自测远视力,及时记录自测结果,以便了解孩子视力变化,及时就医。


timg (3).jpg

第六步:从科学饮食入手。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过多地摄入糖分会使人体内的钙减少,使得眼球弹性减弱,眼轴增长而导致近视加重。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吸收,钙元素一方面可以帮助长高,另一方面在维持眼内晶体正常压力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vvb.jpg

aas.jpg

附:常见问题的问和答

Q1、上网课时,电脑旁的护眼灯要不要开?

A1、建议开护眼灯,灯放置在孩子的左前方,以光线不遮挡孩子的右手操作及写字,不直接照射电脑屏幕为宜。除了开护眼台灯外,记得打开房间的顶灯作为背景光照明,这样房间的光线照明比较均匀。

Q2、网课结束后,是短时间内在电脑上完成好,还是题目打印出来在纸上做?

A2、上完网课后,先休息下眼睛,不要急着把作业马上做完。为了减少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最好把题目打印成纸质版,让孩子完成。也可以让爸妈把题目读出来,孩子选出答案,爸妈帮助填入。


Q3、孩子看电脑时眯眼睛,是要给他及时配眼镜还是让他自己克服一下?

A3、眯眼睛看东西很可能是孩子的近视信号,家长朋友们要注意了。如果暂时无法来医院,可以先尝试放大字号、设置对比度,临时救急,课间多远眺休息眼睛。但请及时在假期中留出时间,尽早带孩子来医院眼科进行验光等检查。


本文是潘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1-19